美文网首页
知识服务里的“长征路”

知识服务里的“长征路”

作者: WendaoSolemn | 来源:发表于2018-11-21 20:42 被阅读27次

弱化大咖,强化同伴

互联网时代,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连接,二是共享

连接形成网络结构,共享传播多样价值

万物互联,共享价值.jpg

随着智能设备的逐渐普及,“连接”便越来越紧密,也越来越广泛了。“共享”也极大地降低了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低效率,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

在这样一个万物互联、共享价值的时代,两级分化却越来越严重——不止是财富,还有学习能力。

有充足资源的人可以抽出一部分来供自己实验、供自己试错,即便完全失败了还可以换个领域再去尝试。遇到有潜力的新生事物,可以抽出足够多的资源迅速吞并,如果不行,就模仿拦截——总之,只要有足够资源,世界就基本上不会改弦易帜。

这对有资源的人来说,是很好的“生存环境”,但对于更多的缺乏资源的人而言呢?

缺乏资源的多数人,往往只有“自我”资源——时间精力。没有办法下只好靠出卖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来维持生计,甚至于卑微地维持着自己的梦想。要想异军突起,就必须依赖于头部资源的支撑,无一例外。那些所谓的爆红大咖往往都有外部资源支撑,包装打造后吸引更多怀揣希望的人进驻平台,然后收割。

互联网本是打乱了以往线下世界的“马太效应”,给了资源匮乏者崛起的机会,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其自身也再次被分化:“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强者引领着趋势和潮流,弱者不管有心还是无意,都在洪流中被收割掉。

区块链技术中的“去中心化”思想则又是一根大棒,有助于打乱两极分化的格局——不是不再没有中心,而是中心更加多元化、扁平化。

将“去中心化”思想结与知识服务结合起来,将是2016年爆发的所谓的“知识付费”的下一步发展方向——弱化大咖,强化同伴。用团队的力量,资源上取长补短,以此完成自己一人原本完成不了的事情。

从“大鱼吃小鱼”到“小鱼追大鱼”.jpg

只看弱化大咖,强化同伴这几个字,确实是个挺虚的口号,怎样“弱化”大咖、怎样“强化”同伴才是落地的考虑。

大咖的长征路

“弱化大咖”不是贬低大咖,也不是拒绝大咖,而是要弱化大咖当下的光环,回溯到他的过往,从“当年的TA”学起。如果一个大咖能够“重走自己的长征路”,一如游戏重玩,这将是极好的教程。

从“输出倒逼输入”的角度来看,大咖的长征路往往有四大部分,并构成一套循环体系:

想 → 写 → 做 → 教 → 想 → 写 → ……

想写做教.jpg

这里简单解释一下这四个部分,以供思考。

关于“想写做教”四部曲的说明书

想:思考是人的天赋

“想”指的是动脑筋、思索的过程,也即“思考”。而这正是人类最伟大之处,是人区分于世间万物的最关键的地方。

“想”——这个动作是人类的天赋。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帕斯卡尔,《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

毋庸置疑,我们每一个人每天都产生着数不清的想法,大大小小、五花八门、善恶美丑……一方面我们活在现实的物质世界里,一方面我们又活在充斥着自己各种想法的思维世界里——无论是荒诞夸张的白日臆想,还是深思熟虑的推理假想。

作为人,我们天然活在这两个世界里。我们就像是搬运工,反复地把一些事物在这两个世界里来回倒腾,用各自的方式进行加工改造。

把思维世界里的“想法”搬到物质世界的过程,我们称之为“实践”,俗称为“”;

把物质世界里的“现象”搬到思维世界的过程,我们称之为“思考”,俗称为“”。

对于这个我们都有的天赋,你我又了解几分呢?


思想中的场景。若塞·费尔拉兹·德·阿尔梅达·茹尼奥尔所画的「书和一个女孩」。.jpg

“想(思考)”的释义

“想”,一般是指“思考”,得到的就是各种“想法”,统称为“思想”。
【想】——思考
思考可以让人类认知、诠释、描述或模型化其体验的周遭世界,并作出关于世界的预测。
【想法】——思想
思想可以指一般想法,或是在思考当中对各想法所作的组织。简单来说,思想可以视为自发的或是有意向的思考行为之产物或结果。

“想(思考)”的过程

想(思考)是高级的心理活动形式,人脑对信息的处理包括分析、抽象、综合、概括、对比系统的和具体的过程。这些是“想(思考)”的最基本的过程。

  • 分析:分析是把一个事件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并把这个整体事件的各个属性都单独的分离开的过程。
  • 综合:综合就是分析的逆向过程,它是把事件里的各个部分、各个属性都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事件。
  • 抽象:抽象是把事件的共有的特征,共有的属性都抽取出来,并对与其不同的,不能反映其本质的内容进行舍弃。
  • 概括:概括是以比较作为其前提条件的,比较各种事件的共同之处以及不同之处,并对其进行同一归纳。

以上几种大概包含了思想过程的基本形式。

“想(思考)”的作用

通过“想(思考)”,可以形成知识结构
心理学家将“想(思考)”视为是心智上的努力,目的是为了找出一个疑问的答案或是解决一个实务上的问题。

心理学中的认知主义流派认为学习者透过认知过程,把各种数据加以储存及组织,形成知识结构,其理论基础是马科斯·韦特墨、沃尔夫冈·苛勒及科特·考夫卡开始的格式塔学派以及让·皮亚杰在儿童认知发展上的研究。

通过“想(思考)”,可以形成知识结构,也就是常说的可以抵抗碎片化信息造成的负面影响的“知识系统”

通过“想(思考)”,可以强化自我
在精神分析学中,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定义了本我、自我、超我三种心理结构。依这种理论来看,没有组织的本能趋势是「本我」,心理中有组织的部份是「自我」,而批判及道德的部份是「超我」。

通过“想(思考)”,可以强化自我,包括自我认知和内在力量

既如是,作为高贵的人类,今天你“想”过吗?“想”过啥?

写:让大脑专注于思考

口口相传是原始人传播“想法”的重要途径,该过程中会简单利用一些工具来进行提示,比如绳结(结绳记事)。当文字发明后,“想法”的传播方式就逐渐变成了记录在案,比如泥板、岩壁、竹简刻字,还有铸鼎印文。随着各地域文字的融合和进一步普及,纸张的出现使得更多“想法”能够书写下来保存,能够更大范围地复制传播,这在世界范围内促成了不同程度的文化勃兴。

可以这么说,“写”是人类进化的催化剂,是人类文明得以成指数增长的原动力——因为书写下的前人成就,就是后辈们的成长阶梯。每一代人都能够“站在巨人肩膀上”,踏着前人的丰功伟绩继续前行,而非耗费一生从头来过。

或许可以这样总结:

“想”使得我们成为了人,而“写”使得我们有了文明

当然,“写”的作用并不止表面保存“想法”、易于复制传播这么简单,还在于——“写”能够解放大脑,能够提高思考效率

我们知道大脑的记忆力或者说信息的存储量是有限的,大致可以将大脑看作是处理信息的CPU+有限容量的存储器,而纸笔硬盘就是存储信息的外部工具。“写”的直接作用就是将大量信息引入外部存储空间,“外包记忆力”,从而让大脑更多地去处理信息,也就是去“想”。

把信息记录在纸上、硬盘里,把大量的信息压缩成少数的关键词,这样在同样的负载下就可以记忆更多的事件,也就意味着可以在大脑中装下更大的时空,也就是更大的“地图”。如此,在“写”的辅助下再来“想”,就不必局限在最初的角落里,可以看到更多的联系,以及更多的联系方式——不再是因果关系,还有并列关系,循环关系等

这就是“写”的好处——有助于解放大脑,在处理系统问题时,能够更多地用于思考系统元素之间的联系而不是存储元素。

除了“解放大脑生产力”之外,“写”还意味着——创造

“以终为始”的一个原则基础是“任何事都是两次创造而成”。我们做任何事都是先在头脑中构思,即智力上的或第一次的创造,然后付诸实践,即体力上的或第二次的创造。以建筑为例,在拿起工具建造之前,必须先有详尽的设计图;而绘出设计图之前,须先在脑海中构思每一细节。有了设计图,然后有施工计划,这样按部就班,才能完成建筑。即使设计稍有缺失,弥补起来,可能就事倍功半。设计蓝图代表愿景,整个建筑过程均以它为准绳,因此宁可事先追求尽善尽美,以免亡羊补牢。——史蒂芬·柯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在橙子School里新发布了一篇文章《一个未来是如何诞生的》,里边有这样一句话:

有人说,这个世界上的每件事情都需要 3 遍创造:第一遍是在脑海里想出来,第二遍是做出来,第三遍是再回顾一遍。

这比两次创造更进一步,强调了复盘的重要性。

但是对于“写”来说,不管是几次创造,“写作”作为创造的方法工具是可以贯穿始终的。

  • 第一遍创造——先在头脑中构思规划,即智力上的创造——写作可以辅助进行规划和行动方案制定;
  • 第二遍创造——然后付诸实践,即体力上的创造——写作可以辅助进行行动数据记录;
  • 第三遍创造——最后复盘,从头梳理回顾,即智力上的再创造——写作可以辅助进行回顾复盘,查漏补缺。

由此可知,“写”是我们提高效率、创造价值、赋能想法的重要方法。如果我们希望提高自己思考的效能,提高自己的社会价值,获得更多物质财富,“写下来”就是需要我们迈出的第一步。

纵奇思妙想,不写亦枉然。

做:把信息变成知识

想也想了,写也写了,世界就会为了我们而改变吗?

显然不会。

“信息”指向被过滤吸收,“知识”指向被具象使用。

“写”的存在即可整理信息,抽取结构,助力理解;又可面向问题,具化想法,规划行动。“写”就像是一位摆渡人,将我们从漫天想法的思维世界一摇一摇地摆渡到条条框框的物质世界。终归我们是要落在现实里,落在衣食住行用的人间烟火里,落在喜怒哀乐忧的感性情绪里,如果最后我们手里的“知识”竟然无法管理这些现实问题,那么这些“知识”对于我们自己而言就是“伪知识”。

从信息中“知道”,从书写中“理解”,从知识中“做到”——能够指导自己行动,指导自己管理在现实世界遇到的问题的才算得上是“属于自己的知识”。若非如此,就算再精彩也是别人的“知识”,也只会给别人带去财富,带去欢喜。

可我们谁不想自己拥有财富,拥有欢乐呢?

而“拥有”的关键,归根结底就一个字:『做』。

『做』是汉语中的常用动词,使用范围非常广泛——这也很直观,我们活着,就是靠无数“做”的动作组成的。一旦没有“做”的行为,我们就会慢慢变得如同死去。我们做出的东西就是留在物质世界的记忆,如果连我们做出的东西都消失殆尽,那我们也就真正步入了死亡的深渊——因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如果世界上所有关于“我”的记忆都消失了,也就意味着自己被所有人遗忘,那才是真正的死亡。

死亡不是真的逝去,遗忘才是永恒的消亡。——《寻梦环游记》

所以,对抗死亡的有效方案也就一个字:『做』

“做”便是“行”,看着简单,想想又很复杂,古语言“知易行难”,孙中山先生又言“知难行易”,面对这个字,我们该何去何从呢?

  • 『做』,指由没有到存在之间的过程;
  • 『做』就是“造”,即“产生一个东西”;
  • 『做』就是“行”,在物质世界留下印记的方式。

做,才让你在这个世界上显得与众不同。

教:教是最好的学

『教』,即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别人。在中国文化体系中,只有“老师”才能传授知识和技能,学生没有能力也不应该来“教”任何东西的。受到这样观念的熏陶,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活在“学生”的身份里,不断接受各种输入,习惯听从权威意见,不敢也不愿质疑和反抗。

这就是典型的中国教育造就的“学生”。也正是因为如此,当面临媒体人营销出来的“知识付费”潮流时,大家都蜂拥而上,生恐自己没能成为1%,生恐自己被身边人超越。等到大家都掏空钱包买完课程后,才发现身边人其实是“一起被收割,从未被超越”。

问题出在哪里?

问题就出在这群引领“知识付费”的商人们的营销里。

“学”各种课程只是手段,“学会并且能够使用”才是基本目的。

部分五花八门的"咖"用“目的”吸引焦虑着的大众,给的药方却是“手段”,还告诉你从“手段”到“目的”需要你自己的努力。一次次期待,一次次失望,我们的能力焦虑和自我认同的低落只会日益加剧,最后生生地把我们逼成了鸵鸟,拒绝面对现实。

这是变相的戕害。

我们要清楚自己学习的目的,无论是用起来获取物质财富,还是炼化于心提高见识,还是粲然一笑愉悦自我,都是直接指向“学会并且能够使用”。既如此,为什么不直接就尝试使用呢?

许岑说,你想去哪里,那就直接去那里。

我们想要去“学会并且能够使用”这个目的地,那为什么不可以假设自己已经到了这里呢?在这样的假设下,我们就可以为自己赋予一个“已经学会并且正在使用这项知识和技能的人”的身份,带着在这个身份开始“使用”,开始“教”有需要的人。通过使用,通过教学,原来的假设自然也就变为了真实。

one can only learn by teaching.
 只有通过教别人,才能让自己学会。
 —— 惠勒,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的老师

知乎有这样一个问题:怎样看待 12 个月内自学完成 4 年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的 33 门课程的 Scott H. Young 所谓的超速学习理论和方法(费曼技巧)以及背后「Get More from Life」的理念

其中的学神级人物斯科特·杨(Scott H. Young)并没有发明什么超速学习理论,其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费曼技巧”——是一套由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理查德.费曼提出的学习技巧。通过斯科特·杨的现身说法,费曼技巧更广为人知。

中国互联网自从所谓的“知识付费”兴起以来,不论是什么咖都在声称自己掌握了一套高效学习方法,可以数日之内功力大增,年薪过万,倚天屠龙。本来就被一些媒体人搞得焦虑不已的我们怀着侥幸心理进去学习,结果兴高采烈地进,两眼迷瞪地出,除了喝了碗别人的成功鸡汤外,除了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外,除了吹了一通大话的这咖那咖钱包鼓鼓外,第二天该怎样还怎样。

别人的还是别人的,你的还是你的,一切照旧。

而费曼技巧不是这些咖自创的方法所能比拟的,至少斯科特·杨的事例可以证明。本质上来看,费曼技巧的核心就是“以教促学”,给自己赋予老师的角色,用老师的态度和思维方式来学习。一旦自己的态度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改变,自然相应的行动也就随之改变,最后的结果也相应发生改变。

从使用“费曼技巧”那一刻,我们就已经打破了“学生”的束缚,个人学习潜力就得到了更大的挖掘和发挥。

那什么是“费曼技巧”呢?

费曼技巧,也可以称为四步学习法。

  • ① 第一步:选择一个你想要理解的概念选择一个你想要理解的概念, 然后拿出一张白纸, 把这个概念写在白纸的最上边。
  • ② 第二步:设想一种场景,你正要向别人传授这个概念在白纸上写下你对这个概念的解释。 就好像你正在教导一位新接触这个概念的学生一样。当你这样做的时候, 你会更清楚地意识到关于这个概念你理解了多少, 以及是否还存在理解不清的地方。
  • ③ 第三步:如果你感觉卡壳了, 就回顾一下学习资料。无论何时你感觉卡壳了,都要回到原始的学习资料并重新学习让你感到卡壳的那部分, 直到你领会得足够顺畅,顺畅到可以在纸上解释这个部分为止。
  • ④ 第四步:为了让你的讲解通俗易懂,简化语言表达最终的目的, 是用你自己的语言, 而不是学习资料中的语言来解释概念。 如果你的解释很冗长或者令人迷惑, 那就说明你对概念的理解可能并没有你自己想象得那么顺畅。
    你要努力简化语言表达, 或者与已有的知识建立一种类比关系, 以便更好地理解它。

教是最好的学,这是打破身份束缚,放飞自我潜力的有力武器!

从分开的一步一步的“想写做教”到彼此糅合不可分离的“想写做教”,这是一条“长征路”,那些真的大咖都这样走过,我们又能找到什么捷径呢?

或许,叫嚣得越响亮的“捷径”,就越是火坑。

还是老老实实地,不跨步,不停步,走下去才行啊!

以上。

相关文章

  • 知识服务里的“长征路”

    弱化大咖,强化同伴 互联网时代,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连接,二是共享。 连接形成网络结构,共享传播多样价值。 随着...

  • 我们的长征路

    我们的长征路,我们每一个人在我们的人生当中,都有属于自己的长征路,都有自己的长征路要去走。那么什么才是我们的长征路...

  • 2015年1月21日1

    重走长征路 暖冬万里行 第38天 昨天夜里爱心车队从青林乡艰难的行驶出来后,得到了云峰服务区的爱心人士: 中国梦想...

  • “重走长征路 万里扶贫行” 活动说明

    “重走长征路万里扶贫行”活动说明 简述: 本次活动是以长征路上沿线贫困县(自治州、乡)为主要路线。通过边走边看,边...

  • 忆秦娥·毛主席诞辰有怀

    苍茫处,当年万里长征路。长征路,踏破五岭,峥嵘人物。 金戈铁马铮铮骨,红旗飒飒东风促。东风促,英雄已去,空留黄土。

  • 愉快的创建和分享--Ulord

    保护知识产权,杜绝盗版,一直是漫漫长征路......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走进Ulord,尽管我的专业知识还无法对...

  • 军航小镇·八大岭航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重走长征路

  • 2015年2月10日1

    重走长征路 暖冬万里行 第58天 爱心车队今天增加了新成员:哈弗军团河南大队的车友和衣往情深的朋友们压轴长征路最后...

  • 12-15整理

    知识付费 知识付费转变为知识服务(为用户想要实现的目标提供充足的支持型服务) 知识付费和知识服务的区别: 知识付费...

  • 知识服务的未来(三):势能、负荷、场域

    知识服务是知识服务者与知识消费者共同构建的一个学习生态。知识服务者与消费者也是知识服务市场的两大核心角色,单纯的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识服务里的“长征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zqh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