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乐邦书院的公益《论语》读书会小记(十一)

乐邦书院的公益《论语》读书会小记(十一)

作者: 乐邦杨凤华 | 来源:发表于2018-04-24 17:36 被阅读0次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烟雨朦胧的谷雨时节,乐邦书院本周的《论语》读书会又开始了。

    乐邦书院的公益《论语》读书会小记(十一)

    本周继续学习《论语~里仁第四》;中心分享人:李宏伟老师

    大家共同参与讨论。

    行礼——安坐——诵读——分享——讨论

    1、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参见解读(1)、“他对他父亲的正道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2)“多年后,待父之道不变,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讨论:此句的理解学界争议较多。联系学而篇,父亲在时的志向,是否在父没后继续付诸于行动,多年后成为自己自然而然的行为准则。另一个观点:即使父亲有不当之处,也不能在一过世就改,把父亲之过昭示于世,自己先实行验证,多年后改的是自己之过。或者是指一些家庭习俗不随意变更。第三个观点:不管父亲在与否,待父之道、孝心不改。“事死者如事生”,孩童三年才免于父母之怀,以三年时光缅怀先人,寄托哀思,人之常情,子女方能心安,不留悔憾,这也是来自对人性的明澈洞察。

    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孔子说:“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可耻啊。”

    讨论:这是说言与行的关系,重视行。反对夸夸其谈。可能有感于当时一些纵横家的游说现象普遍。针对时弊,提倡务实。少说多做。我们现代社会中的浮夸之风。当代所谓一些成功学的宣传鼓动,生意场上的言过其实、口若悬河现象需警惕。孔夫子主张少言,当然必要的教育与宣传还是借助语言魅力与技巧,主要在于心“诚”与否。

    3、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孔子说:“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讨论:约,自律,慎独。一日三省。人自我需要约束,人生要取舍,人生时间精力有限,对于物欲感官享受,对于追求各种成功目标,需要“约”,心中有个“主宰”,人生才能聚焦,不散,心定!如果朝三暮四,一无所成,而且苦恼不断。大家对于对己对人的“忠恕”之道,又进一步探讨许久,如悦纳自己、推己及人,律己宽人等

    4、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讨论:依然讲的是言与行的关系。夫子一向重视身教重于言教,联系相关篇章“先行其言,而后从之”等,常言道:言多必失,沉默是金,说出的话泼出去的水等。当然,该说的要说话,言之有物,言必有果较好。张老师认为:话多与话少是外在的一种表现,本质上有三点:心诚、话真、把握度。季羡林曾说: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

    每一次读书会的探讨,总有一种豁然与贯通的舒畅感觉,结束时,师友们就有关孩子教育问题又进行了探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乐邦书院的公益《论语》读书会小记(十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zsd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