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乐邦书院的公益《论语》读书会小记(七)

乐邦书院的公益《论语》读书会小记(七)

作者: 乐邦杨凤华 | 来源:发表于2018-03-27 18:38 被阅读0次

“长空云淡连芳草,春风沐浴心舒畅。”本周的读书会在中国科大校园的一座小亭下开始学习。

本周继续学习《论语~里仁第四》;中心分享人:潘俐丽老师

乐邦书院的公益《论语》读书会小记(七)

安坐——诵读——分享

本次的四章内容:

1、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讨论:这是一种贫富观、人生观、世界观的选择。如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孔颜之乐,不管富与贵,君子都坚守正路。人生有信仰,人才能立起来。“终食之间”即极短的时间里,不离仁德,如“周公吐哺”。

2、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见也。”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影响自己或在他人身上出现。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

讨论:此章意思,如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教育学生从正反两面,一是积极引导“好仁”,二是引以为省“不仁”。行仁德,力量都够,这是对每一个人的期许。

3、子曰:“人之过也,各於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孔子说:“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群体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

讨论:观过,即看出是哪一类错误,哪一类人,善根何在,引导感化。环境、群体、性格类别对人的影响很大。如《悲惨世界》中牧师对于冉阿让的感化。人没有完美,孩子在错误中成长。“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小错都难免,这是实际的人生。

4、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此章很短,但很深刻。谈到“道”,谈到“死”。一句七个字,流传几千年。钦佩圣人的乐观豪迈。读出“道”的珍贵。人生有幸闻道,发现正路,转变心念,生命转向光明,生命常新,充满力量。如同“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转念了,觉悟了。其实,活着时一种挑战,一方面行善,做几件好事,是量变;更主要内心转向光明,生命由内而发有力量。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时,更自由、自在、主动,这是生命质的变化。闻道,引导人由迷转悟。整个人类,不同宗教,此心同,此理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乐邦书院的公益《论语》读书会小记(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uxz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