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遇到具体的项目问题,上报管理层基本是错误答案。
2、面对相似的、难以排除的选项,要优先选择积极主动、正面、有利于提升相关方参与的选项。
3、敏捷一般用信息发射源(又称仪表盘)来提升项目信息的可见性和透明化,以满足相关方的信息需求,而不用状态报告、项目周报等。
4、敏捷中的质量管理三大套路:1、与关键相关方事先就DOD(Definition of Done,完成的定义,可看作验收标准),达成一致共识。2、项目全生命周期(每个迭代中)频繁测试和检验;3、持续集成
5、当相关方(客户、管理层或发起人等等)不懂敏捷时,可以给他们解释敏捷的相关原则和实践,或者提供适当的培训。
6、敏捷计划的层次(从高层级到详细):愿景(记录于敏捷项目章程)、产品路线图、版本计划、迭代计划。只有迭代计划属于详细计划,前三者都属于高层级。
7、愿景应该由产品负责人在项目初始阶段提供;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每个迭代开始之前,产品负责人会结合团队生产率制定迭代目标。
8、迭代周期需要遵循时间盒规则(迭代周期不能变),但发布周期不一定遵循时间盒,当发布计划内的范围完不成时,可以延长发布周期或削减低价值的范围,但都需要和产品负责人商量。
9、回顾会可以在迭代期间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形成经验教训,促进持续改进,也有利于提升团队士气、增强相关方信心。
10、回顾会无效的两大原因:1、没有形成明确的改进行动项;2、形成太多行动项而没有对行动项列表进行优先级排序(改进行动不聚焦)。
11、每日站会是团队内部会议,目的是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协调工作和步调,提升协作水平,不是汇报会。外部相关方(包括PO)可以出席站会,但一般不参与讨论。
12、每日站会每个成员回答三个问题:昨天我做了什么?今天我打算做什么?目前我遇到了哪些障碍?站会可以提出问题或障碍,并且可以商讨确定解决问题的责任人,但是不会讨论具体的问题积极方案。若要讨论解决方案,一般是放在站会结束后让责任人另开一个问题解决会。
13、每个迭代结束的评审会(又称演示、迭代审查会、产品审查会等)用于收集相关方对迭代成果的反馈意见,此时相关方提出的变更都应纳入到产品待办列表中进行排序,从而持续拥抱变化。
14、迭代规划会的第一部分(需求梳理会):产品负责人给团队成员澄清产品待办事项及相应的验收标准,并结合团队生产率制定一个迭代目标
迭代规划会的第二部分(认领任务):团队根据优先级选择需求并把需求分解成任务,然后各团队成员认领相关任务。
当迭代(冲刺)老是完不成时,应结合过去几次迭代的实际速度(生产率)来调整未来的计划,以获得客观合理的规划,避免在迭代规划时过度承诺。
15、燃尽图:当实际燃尽线在计划燃尽线(即预测线)上方时,表示剩余工作量比原计划多,进度落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