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朋友们好,我是爱看月亮的明明姐姐。
又是搬砖的一天。每年的第四季度是行业的旺季(Peak Season,温习一下单词),我们公司上班时间自动调整为大小周,至新的一个季度再自动复位为双休制。
大小周的意思是,前面一周双休,紧接的后一周就是单休。因劳动法规定每周法定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0小时,所以,单休的一周里,每天的工作小时必须小于8小时。这也是我昨天提到的,早上到岗时间改为9:30的唯一原因。
算清楚了吗朋友们。不懂我还可以再讲一遍。我也很好奇除了广东和一海之隔的香港特区,是否还有其它地方有这样的通勤制。
请热心朋友们留言,我们一起八卦。
上上周刚追完《海外征程》。
先提三个问题:
①什么有工作让人奋不顾身?
②什么人会为了工作奋不顾身?
③是什么原因他们选择奋不顾身?
大白话点评,这是一本惊心动魄的商业书。同时,也可以理解为是一本非常感人肺腑的职场书籍——留意这里的修辞用了“感人肺腑”一词,而不是其它。
书中提到的“华兴”,原型大概率是中兴和华为二合一,或者参杂了更多的科技企业。为了方便,权且当华为来聊吧。
东莞松山湖基地去逛过。但仅限于外围湖边观览,外人进不去。宏伟,大气,端庄。七眼桥往里是白墙蓝顶的欧式别墅,视力好的话,可以看到岸边太平洋等咖啡店,再远眺可以看到华为大学。湖边小径,宁静无比,适合漫步。
闹市中的一块仙境。但凡我身手好点,那天我就不会只是在湖边徜徉,而是攀岩走壁的穿越进去叹咖啡了。
滔滔不绝的讲了这么多,说明什么,说明华为美吗,说明松山湖美吗,当然不是,这不是重点。主要是说明我曾经到此一游过。人天然喜欢跟一些著名的事情或人物攀点亲戚关系,哪怕本身没有半毛钱关系。
比如我天天讲我在深圳,是“来了就是”的深圳人,但其实人家深圳根本不认。如果年底年终奖不能及时到账,统计局就会公开通报我一一己之力拉低深圳平均工资的事实,人社局估计会把我从深圳除名。
又比如我经常讲周华健,华仔,辉哥等,好像我跟他们很熟似的,其实真不熟。周华健也就在2012年跟我合过一次影,那时我排队站在他正后方。他一米八的个子把一米五的我挡了个严严实实。出镜效果并不怎么好。气死我了。但我还是拿来在小朱面前自吹十六年。
言归正传。
《海外征程》三大部80万字,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不知道以谁为原型的疯子Jacob带领一众人等完了一系列Mission impossible. (作者看到这总结会不会被气死。)
这个疯子也很有可能是其作者达尼。据传是一个工作区域地跨中东,北非,拉美,东南亚,欧洲等区域的华为前海外业务负责人。所以,这本书震撼人的地方,一是来自于惊心动魄的海外拓市情节,二是因为这些情节一定程度的真实还原性。
2001-2012年间,在难以克服的黄皮肤歧视、老派中国的刻板印象,难以融入的复杂圈子与陌生团队、难以适应的环境差异与文化冲突、瞬息万变的海外政治局势中,经历各种始料未及的连环陷阱、匪夷所思的联手打压……全是绝境求生,生死存亡之际的海外业务拓展。
很多事情你不懂真不能评价。
我们羡慕华为优厚的福利和高薪,却忽视了他们的拼命;我羡慕楼下华为财务邻居请双保姆,却不知道她老父亲一周才能见她一次;还有位朋友痛诉她老公,工资高有什么用,孩子两岁了没回家看过几次,就算回家也是夜里。
打工也好,创业也好。混好了会有人羡慕,成功了会有人欢呼,过程几人曾问津;失败了全是讥讽,落魄了也许会被遗弃,付出努力的过程无人关心。
结论,人们只看结果,只要果实。
其它?统统的不管不要。
所以,又回到原点的思考:
什么工作让人奋不顾身?
什么人会为了工作奋不顾身?
是什么原因他们选择奋不顾身?
你找到答案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