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二法门(中道实相)

不二法门(中道实相)

作者: 三圣阳明文化书院 | 来源:发表于2020-12-21 23:01 被阅读0次

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

虚空——光明——世界

空——明——显

空——中——有

空——色空(不二)——色

空观——中观——假观

体——用——相

六祖大师

  一真法界告诉你,不二曰一,不妄曰真,交彻容摄,故曰法界。这叫一真法界,也是佛法里的名词。

什么是不二?中就是不二,一是不二。就是没有分别心,不二就是中道实相。

《易经》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是讲宇宙本体之用。本体是寂然不动的,它起的作用,就是“用与象”。每一个现象都是相对的正反两个力量而成,天下万事万物都是相对的。“一阴一阳之谓道”。阴极阳生,阳极阴生,这个道不是讲本体之道,是讲用。宇宙万有一切的象,它的用都是两个相对的力量而产生。

六祖大师云:“汝等不同馀人,吾灭度后,各为一方师。吾今教汝说法,不失本宗。先须举三科法门,动用三十六对,出没即离两边,说一切法,莫离自性。忽有人问汝法,出语尽双,皆取对法,来去相因,究竟二法尽除,更无去处。”“三科法门者,阴、界、入也。阴是五阴,色受想行识是也。入是十二入,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内六门眼耳鼻舌身意是也。界是十八界,六尘六门六识是也。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若起思量,即是转识。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是一十八界,皆从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若恶用即众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对法外境,无情五对:天与地对,日与月对,明与暗对,阴与阳对,水与火对,此是五对也。法相语言十二对:语与法对,有与无对,有色与无色对,有相与无相对,有漏与无漏对,色与空对,动与静对,清与浊对,凡与圣对,僧与俗对,老与少对,大与小对,此是十二对也。自性起用十九对:长与短对,邪与正对,痴与慧对,愚与智对,乱与定对,慈与毒对,戒与非对,直与曲对,实与虚对,险与平对,烦恼与菩提对,常与无常对,悲与害对,喜与嗔对,舍与悭对,进与退对,生与灭对,法身与色身对,化身与报身对,此是十九对也。”

    若解用,即道贯一切经法,出入即离两边。二道相因,生中道义。所谓中道义,即超越相对之意,即指自性,此乃佛法思想体系中之中道实相。

相关文章

  • 不二法门(中道实相)

    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 虚空——光明——世界 空——明——显 空——中——有 空——色空(不二)—...

  • 中道实相

    《楞严经》中佛陀之前开示十番显见、四科七大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开显了本觉真心的体性,即【空如来藏】。然后对富楼那开示...

  • 中道实相观

    中道观之实证,乃是以实相心之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为修证之鹄的,绝非惟觉所言之以意识心不落是非、成败、苦乐、欣厌、得失、...

  • 中道实相心

    清明境界乃是识阴境界,不离六尘境界,并非实相境界故。实相境界虽不离于清明境界,然亦不即清明境界,不即不离方是中道义...

  • 实相中道观

    依实际以观,中观即是观察第八识之中道性之观行,不可外于第八识之中道性而有任何中道性可以观行也;一切中道性之观行,皆...

  • 日偈同养上品莲(89)

    一 实相无有中,实修中道行; 真假倶勘破,回归圆觉人。 ...

  • 般若中道智

    般若中道智,乃依如来藏之中道实相而言,所说不来不去、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一不异、不垢不净、不断不常、不住不变、非...

  • 【性灵哲思】:大中道实相观

    现象界,谈现象界事。浓缩称之,为…事。本体界,谈本体界事。浓缩称之,为…理。 理,超越好坏。正理,为现象界事;歪理...

  • 无量数中道义

    般若德,二乘圣人是完全没有的,因为般若所说的实相境界、中道境界,都是依第八识的无量数中道义来说的,都是依第八识是万...

  • 中为正义

    佛法里有中道、中观、中论的概念,这中字是中正确切的含义,即随顺实相的意思。是大乘圣者依其觉悟的实相而安立的名言,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二法门(中道实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zxj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