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学堂IP营打卡第87天,890字,累计107323字。
二勇是我们这帮小伙伴当中年龄最大的一个,而且也是最能吃苦的一个。在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二勇就已经帮着家里人干活了。那个时候,他们家开了一个豆腐铺,每天去他家买豆腐和豆腐干的人有很多。记得有一次,二勇的父亲做好了一大锅豆腐,打发二勇到市场上去卖。
我们村的北面有一条东西方向的路,路两边盖的全是商铺,每天上午特别红火,而且在商铺前边还有一排排摆地摊的人们,他们都是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友宰村的。
二勇所要做的就是用自行车拖着一锅豆腐到市场上卖掉。那一锅豆腐一共有十块,其实二勇是不想做这件事的,但是二勇的母亲承诺:只要把豆腐全卖完了就奖励二勇一块钱。二勇听到这个消息很是激动,立马就同意了。
九十年代中期,二勇家的豆腐是一块五毛钱一块,那个时候的人民币比现在值钱,一元钱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可以买到很多东西。
于是二勇骑着一辆二八大杠自行车出发了,当时,二勇的个子还不够高,他只能骑在自行车横梁上,够不到车座子。二勇骑着车在前面慢慢地走,我们一伙小孩子在后边跟着。走到市场上的时候,我们五六个小伙伴就一起学着大人的腔调喊开了:卖——豆腐——、现——出锅的豆腐……
当时,晋伟的吆喝声最为响亮而且很有一种抑扬顿挫的情感在里头。再加上他还是一个小孩子能自然而然的把路人吸引过来。
人多力量大,我们的声音很快传遍了整条街道,人们纷纷对我们投去了好奇的目光,也许他们从来没有见过会有一群十来岁的小孩子出来卖豆腐。正因为我们我们独特的身份,不大一会功夫,十块豆腐就全部卖完了。
二勇把挣到的十五块钱小心翼翼地揣在上衣内兜里,然后对我们说了句:我先回去,你们慢慢走。于是,只见二勇骑着自行车像离弦的箭一样一眨眼就消失在了人群中。我想二勇当时的心情一定是激动的,一方面是卖掉了一锅豆腐,更重要的是可以得到一块钱零花钱。
等到我们匆匆忙忙赶到二勇家的时候,二勇已经拿着一块钱出来了。只见他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钱的一角,然后那张鲜红的票子就迎风飘扬起来了。按照以往的习惯,二勇照例去小卖部买了一袋“华龙”牌方便面,然后把面饼捏碎再撒上调料,最后捏住口子摇几下。紧接着,他便把那一袋方便面给我们每个小伙伴分了一口,算作是我们吆喝的报酬把。
那个年代的人们都很穷,能吃上一口零食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事。至今想起来,依然觉得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