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豆腐,浆豆腐来了”,一声连着一声叫卖,在秋雨中更添了生机,中午,由于要吃面条,妻让我去割一块豆腐,我撑起傘,下楼去了。
风在吹,雨在下,顿时伞流如注,身上雨打风寒,到在缑氏菜集街头,卖菜的人在风雨中等待买主,身披着薄塑料纸,棲立在雨中。
循声望去,来到卖豆腐車前,原来是官庄一带的老者,看其模样有五六十岁,浆豆腐斤价三元,"五元钱",对方切了一块,言讲多一两,仍收五元。
"风雨何其难?难得品厚憨,农家一席话,侍人多诚丹"。
归家以后,使我想起了童年之时,苟旦老哥哥担着挑子,前到四村八乡卖豆腐的艰辛,以及他声声地叫喊:"豆腐,一毛一斤”,他那声音叫遍了缑氏街,邱河,化寨,西王河。"
六几年丁庄村的丁老头,用疲备的身子拉着架子車,到四乡叫卖,"豆腐,一毛五分",多么熟悉的声音。
文革时期,邱河村的生产队为了搞副业创收,特在登封请了个郜老头,在河湾南河打了几孔窑做豆腐坊,他做的豆腐,听说称钩钩着上称,总之,难得的好,斤价二毛。
七十年过去了,卖豆腐的屹然艰难,"豆腐",食饭之所需,但谁能想起卖豆腐的心酸呢?
作者:曲朝东,男,河南省偃师市缑氏镇退休历史教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