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在书桌前,摆出一副“老僧入定”的样子的时候,女儿总会很“善解人意”地劝我:大作家也有写不出来的时候,你就别逼自己了。
她知道,我这种写不出来的状态再持续一会儿,她就会成为被“殃及的池鱼”。
明明是自己能力不够,却总喜欢从客观上找借口,这也是我一直没什么进步的原因吧。
很多写作书里说,写作这项技能是可以习得的。多读书、多思考,掌握写作的技巧后、勤加练习,就可以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可是,大多数情况下,我读书、深思,有了写的欲望,提起笔,却又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了。
这种苦恼,常常让我觉得自己学习写作,是做了个错误的决定。
想写,又不知道写什么,我们要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
粥左罗在《学会写作》这本书里为我们分析了“不知道写什么”背后的原因,归纳起来,有这几点。
一,对世界没看法,对生活无所谓
大多数时候,我过得很“佛系”。我只关心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和我无关的,我都不怎么去关注。
粥左罗说,一个写作者,应该是个对世界有点意见的人。面对这个世界上每天发生的事情,我们要有自己的态度。
我们可以就这些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观点。好的地方,要去弘扬;不好的地方,可以批判。
这样也行,那样也可以,对社会上的现象,没有一点立场,只会让我们的思想狭隘。
一个有态度的人,是对世界保持敏感、对生活抱有热情的人。写作,在为我们发声的同时,也锻炼了我们思维的能力。
二,错误理解了写作的意义
每次读汪曾祺、迟子建等作家的散文,总会感动于他们对微小生灵的赞美。一只不知名的虫子、墙角的花、路边的野草,在他们的笔下,都绽放着无穷的生机。
从波光粼粼的湖水,他们可以写出对故乡的怀念;从一缕炊烟,可以写出人性之美……
在他们眼里,万事万物都成了书写的对象。
我一直把写作看成是一件很“高大”的事情。开始学习写作后,我总想写一些值得写的事。
平凡如我,每天过的都是一样平淡的生活,哪有什么“高大”的事情呢?忽略了凡事皆值得书写的本质,我常常陷入不知道写什么的窘境。
作为一个写作者,要有万物都可以成为写作对象的想法,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勤于思考的心。从身边的人、事、物中,发现能触动我们的东西。
这些让我们或感动、或惊讶、或气愤、或困惑的,都是写作素材的来源。
三,没有发现自己的写作领域
有些人写作,全凭兴趣,自己擅长什么,其实并不清楚。今天写情感、明天写美食,写去写来,就无话题可写了。
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写作,自然找不到话题。没有对该领域知识的深挖,也只会“人云亦云”。
如何定位自己的写作领域呢?这就要看自己的兴趣了。
湖畔大学的梁宁说过,人们都没法拒绝自己真实的快乐。
找到最让自己觉得快乐的写作方向,并稳定下来,持续不断地写下去,我们就会发现,对这个领域越了解,选题越会源源不断地出现。
学习写作时总是不知道该写些什么,我们可以从上面这三个方面多加注意。改变固有的观念,多维度思考写作给我们带来的意义,我们就会体会到写作的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