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一个禅者眼中的男女》——对话台湾禅者林谷芳

《一个禅者眼中的男女》——对话台湾禅者林谷芳

作者: 哲道禅者 | 来源:发表于2018-02-14 13:39 被阅读280次

说明:本文是对话体的读书笔记

台湾禅者、音乐家、文化评论人、台湾佛光大学研究所所长林谷芳先生

包德君:林谷芳先生您好!我是您的粉丝,读过您几乎所有的著作。在台湾有三位林姓文化人素来为我所敬重,一位是您,其他两位分别是作家林清玄先生与“云门舞集”林怀民先生。

林谷芳:谢谢!不过由一个禅者来谈男女问题还是有些怪异的,似乎修行人就不应该有这方面的问题。

包:这是绝大的误解。且不说性爱是生命轮回与延续的核心动力,单纯从生理上来讲,只要是健康的正常人其荷尔蒙分泌就是很自然的事情,硬要说它不存在既不能解决问题,又失去了一个禅者最重要的基本特质——直面生命本身。

林:是的,所以《指月录》中有一个“婆子烧庵”的公案:昔有一婆子,供养一庵主二十年,常使一二八女子送饭给侍。一日,使女子抱曰:“正凭么时如何?”主曰:“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女子举示婆,婆曰:“我二十年只供养一个俗汉。”遂遣僧烧庵。

包:这则公案非常著名,直击了修行命门,看似矛盾甚至“无厘头”,但是禅意深远……

林:参公案就是要升起疑情,此案之疑就是——如何回答才能契入“不二法门”?答案当然不是一个简单的“迎”或“拒”所能表示的,否则也就不成其为禅门公案了。其实已经透露了一个信息:男女之事,是可以作为生命修行的重要课题的。

包:没错。当然,在佛陀的教法之中有很多关于此问题的开示与因应之道,比如不净观。作为出家人对于“性”是戒律,而对于在家修行的居士来说,特别是中国禅宗“直下承当”的生命体认,却视为心灵超越的机缘,若能于此起一大观照,则“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林:离开了异性,有人成佛成圣,有人成颠成狂;拥有了异性,有人得其完整,有人如入牢笼。

包:那我们该如何觉照呢?

林:佛陀的根本教法之一就是“诸法缘起”,自然就依此观起。佛陀说“缘起是甚深法门”,当因缘聚合擦出火花时,固“爱之欲其生”,而当缘起条件消失时,则虽不一定“恶之欲其死”,可也往往能“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包:所以没有“海枯石烂的爱情”,这既是文学家的想象,更是人们美好的愿望。但真相是“爱恨就在一念间”。有科学家研究发现所谓的爱情就是身体的生化反应,最长两三年,短则“爱你两周半”。

林:时间,其实才是爱情的最大敌人。懂得“变”是常理,面对“变”就会更为坦然。真正的随缘其实是让每一个当下的因缘浮现“作为唯一”的意义,恒久的爱情不可能是由执著而来,它必得是种创造。

包:也就说不可能“爱你一万年”,但是可以“每次相见都如初见”。

林:是的。生命的学问是整体的学问,首先要了解自己。对婚姻感情必得要有爱惜经营之心,不断创造互动,关系才不致枯竭。禅宗讲:“境界现前时,如何?”这句话最适合于爱情。爱情,正是生命现前的的大境界,不在此观照,更待何时!

包:是啊!只有爱情才能让人“死去活来”,就在此刻一念回光返照,当下彻见父母未生我之前的面目。

林: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是经历而已,却没有在关键时刻“破茧而出”,于是终成牢笼,反而“作茧自缚”。在生命或修行的立场,爱情存在的一个意义,是生命极限的发挥与暴露,它让人无所逃避。恋爱可以说提供了真正认识自我的一个机会。

包:禅宗所谓“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同爱情一样,把人逼到退无可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虚空粉碎。

林: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包:您怎么看待失恋?

林:两性分手本质上就该是无怨无悔的,固然认错了对方,却澄清了自己。前念已去,后念未来之际的“当下”,谁能束缚得了你的自由呢?

包:男女之事是困扰所有人的永恒烦恼,也是文学艺术永恒的主题。所有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莫不由此而起,真是令人无限唏嘘感叹!人皆为情所困,“情”之一字可谓包罗万有,一破情关万重山!

林:可是难也难在此地,因为人的情执是最重的。佛陀说“触欲最深”。女人在触欲上的无明,恰可以相对于男性对视觉的依赖。相对于女人的混沌,男人通常都是焦点明确的。男人的薄幸与多情,其实正是他人格基底的两面。

包:在人类学和社会学上的解释是男性基于自身基因的延续,本能的“喜新厌旧”,通过不断地撒播爱的种子,从而保证自己的生物基因能够绵延。至于婚姻乃至于一夫一妻制都是慢慢形成的。

林:男人的本性是猎艳的。一般来说,男人是“识于远而昧于近”的动物,永远“好高骛远”,最爱唱“家花哪有野花香”。

包:接下来请您谈谈“性”的迷思与超越。

林:男女的性曲线是不一样的。就如同在火炉上煮开水般:男人总兴匆匆,意在一时,就如炉炭着火,霎时通红;而女人则如壶中之水,虽炉火炽焰,也只慢慢加热。于是问题就来了,当男人过了火头,急速转为灰烬之时,女人却正要达到高潮,而即使两人可以同时达到高潮,男人也会由波峰瞬间跌至波谷,但女人则如水降温,要待许久才会回复平常。

包:无性婚姻的滋味如何唯当事者深知,但男女性曲线的差异也是很多夫妻感情不睦的重要原因。那如何来调整这种似乎不可调整的差异呢?

林:只有在“性”中加入了“爱”才能解决这个问题。“爱”是一种体谅、一种奉献、一种牺牲。造物者其实在此留下了一个公案:为何在人可以“无时不性”的便利下,又设计了这种先天的“不协调”?

包:是啊,动物一般都有发情期,而人类随时随地都可以被触发,所以,附加在“性”上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道德、责任、禁忌,各大宗教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对“性”持批判的态度。

林:没错,在许多宗教中“性”被视为修行的第一号大敌。

包:那就一般人来说,禁欲做不到,纵欲又违背道德,究竟该如何面对呢?

林:中国文化对于性爱的探索不仅深入而且独特。这方面的专著很多,基本都属于“房中术”。当然里面有所谓“采阴补阳”等糟粕,但是“阴阳之间的气机交换”却是值得我们参考的。

包:您能具体介绍一下吗?

林:好。基本原则是这样的:一、前戏必长,因为骤然而来,于身心都有大伤,就像不先做柔软体操会遭致运动伤害般;二、中间必得自然,其理与前同,至于男女生理曲线的不同则应以前戏来弥补;三、后戏亦长,千万不要办完事各走各的,而冲冷水澡尤为大忌,最好是在高潮后继续保持自然的“交合”睡去。

包:这样的“性爱”好处是什么呢?

林:好处是可以带来一段时间的“轻安”。所谓“轻安”,就是心里隐然充满着一种欣喜,也因此,在一段时间内不会再有性的需求,自然调节了性的频率。

包:性学的研究也发现一次美好而愉悦的性经历会带来长时间的性满足,反而急促的性生活会导致性饥渴。

林:当然,性是可以转化与超越的。

包:也就说通过“性”而超越“性”,不过前提是“正淫”。

林:超越则是越过了性主导的层次,再也不受制于它。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自体本身的“阴阳具足”,一种则是在缘起性空上,真正观照到性的无常。

包:什么是自身的“阴阳具足”?

林:所谓“精满不思淫,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在一般人来说,正常人应该是性欲十足的,但修行人的看法恰好相反,因为性欲十足正表示他自体还欠缺太多。

包:这就是为什么真正有成就的修行人不是没有遇到性的问题,而是已经透过“阴阳具足”解决了性的困扰。

林:你理解的很对。“性”,其实是个生死门:人败,常败在此,而成,也可以成于此。习气与智慧其实也只是一种能量不同方向的展现而已。

包:如果要深刻体悟生命的能量,一般都是要“戒色”,这是什么道理呢?

林:有过较深禅坐经验的人都晓得,在性行为后精神统一会较平常打了不少折扣。“性”,除非是“满则溢”,除非是“阴阳气机”的交换,否则,它对精气神的统一饱满就有一定的破坏性。如何不被“性”的本能牵着鼻子走,永远是生命中的大问题,它正是勘验生命能够有多大的自觉或自主性的一个关键性坐标。对芸芸众生来说,在无缘参禅之际,其实是犹可参“性”的!

包:请您谈谈现在越来越被人关注的“外遇”问题。

林:从人性的基础出发,“外遇”其实是个最自然不过的现象。外遇是否该批判,其实是个文化问题,而几乎所有文化,对它都有一定的制约。究其原因,则因它会动摇社会根本。

包:进一步说就是会破坏家庭的稳定与社会的伦理秩序。那该如何用“禅眼”看“外遇”呢?

林:爱情的缘起性最强,而缘起性强的事物最经不起时间的磨洗。时间,的确是我们穿透虚相、掌握真实的一个关键。

包:曾在几次禅定中体会过“时空泯灭”的经验,所以对时间的概念非常感兴趣,也读过不少这方面的科学著作,比如霍金的《时间简史》,以我目前的理解时间是空间的伴生物,当“空间”彻底消融时,“时间”就不复存在了。

林:刹那即是永恒。

包:永恒即是刹那。

林:哈哈。好,接着说外遇。外遇可以有各种不同形式,更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

包:我更感兴趣的是中年人的外遇问题。

林:四五十岁,生命已到转折成熟的阶段,按理说,可以免于外遇,但实情却是慌于老去,总想把握住最后的一线青春。外遇在此时,常有着“能让生命一亮”的功能。所以,从时间性而言,这段时期的外遇最危险,毁灭性也最大——尽管里面充满着浪漫、光彩与激情。这段外遇通常发生在男人四十五岁到五十几之间,而外遇的对象则是豆蔻年华、少不更事的少女。

包:呵呵,我刚好处在这个阶段。这让我想起《洛丽塔》,不过也会有《失乐园》的现象,毕竟少女可爱却浅薄。

林:看来你喜欢杜拉斯的《情人》。

包:开头太经典了。好,问题是为什么会出现外遇呢?

林:一辈子只钟情于一个异性,几乎是违逆人性的。然而会不会导致外遇,则又是另一个层次的事。

包:既然无可避免,那就老老实实面对,才有超越的可能。

林:一定要在自己的“有所不为”中,“享受”或“观照”生命的“残缺”与“悲怆”。如果只以追求另一个“现实”来摆脱目前的这一个“现实”,坦白说,并不能真正地超越现实。

包:也就是说当你把情人变成夫人很可能会发现还不如前面那一个呢。

林:是的。禅者常指人生是“春天的花,夏天的鸟,秋天的枫,冬天的雪”。当秋天来临时,就让我们彻底去欣赏枫叶的美吧!可千万不要再去贪恋那春天的烂漫。

包:说得真好!那如何才能让爱情“保鲜”呢?至今也没听说有哪家保险公司提供“爱情保险”。

林:那非赔光了不可。有什么理由可以让自己面对同一张面孔几十年呢?其实,将爱情或婚姻当成静态的事物来处理,是认知上的严重偏差。“变”,是人生的真相,变化的人生怎可能有不变的感情。男欢女爱犹如露水姻缘,郎情妾意也只是春花秋月。

包:没有人不渴望家庭稳定,不希望白头到老,哪一对夫妻不是牵着手走入婚姻殿堂的?可是往往事与愿违,有些半路分手,有些同床异梦,还有人爱变成仇,真是看不尽的“悲喜交集”!究竟该如何面对变化的感情与脆弱的人性呢?

林:一辈子都在追求恋爱的人,本质上即是个逃避自我的人。从禅的立场看,婚姻、生活与修行都一样,千万不要“十年如一日”,必须能够“一日有一日的领会,十年有十年的风光”。

包:您说的没错,可是现实生活是单调、琐碎甚至是乏味的,一般人很难升起“日日是好日”的喜悦,更很难体会到全身心投入“活在当下”的美妙,那又该如何呢?

林:如你所说,婚姻的真实性与荒谬性也在于此:它由恋爱而来,却终结了恋爱;它想营造更有意义的生活,却让生活在习惯里消磨。所谓“天天难过天天过”。其实,许多人在婚后爱情转淡却仍浮现幸福的眼神,关键就在于将爱情转成了恩情。

包:就是俗话所说的“少是夫妻老来伴”。可是依然有很多夫妻越老越冷漠乃至形同陌路,不知这是为何?

林:两性生活间的龌龊常来自过度的亲密,愈亲密愈容易察觉彼此不合之处。所以,必须彼此给与适度的空间。同时,要能够深化共同的生命经验,包括文化、艺术、宗教等,要是没有抱着彼此欣赏的心理,两性是无法长久相处下去的。当然,联结更紧密的就是共同创造的生命——子女。

包:据我所知,有不少的夫妻就是因着孩子的原因而维系了婚姻,且不说这种“维稳”是否幸福,但至少保障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林:从孩子出生开始,其实就是父母今世最大的功课。谈两性关系,必得及于“亲子观照”才算完整。陪着孩子成长,其实也就是自我成长。对于孩子的存在,父母最应该感激的,也许就是这一点。夫妻之间从爱情的激情,到友情的相知、亲情的接纳、恩情的感激,这就是“变”,“变”得更丰厚,“变”中自有永恒。

包:请您最后再拈提一下怎样“如实观照、认真生活”。

林:禅认为人的烦恼根本就来自于二元分割的习性。因此,如何能统合超越二元概念的矛盾,就是生命境界高低的关键。男女之间也不例外,如何统合性与爱、恩与情、永远的无明冲动与老化的生理机能、新的追求与旧的厮守,就是男男女女公案能够参透的关键。记住:生命的问题只能用生命的学问来解决,生命的因缘也必得以生命的态度来面对。

包:太好了!再次感谢您的智慧禅语!修行必须在生活中明照觉察才能“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相关文章

  • 读书笔记-一个禅者眼中的男女1

    今天我们来分享台湾的禅者和艺术家林谷芳先生写的《一个禅者眼中的男女》。爱情的谜题,到底要如何解? 两性,爱欲,婚恋...

  • 《一个禅者眼中的男女》——对话台湾禅者林谷芳

    说明:本文是对话体的读书笔记 台湾禅者、音乐家、文化评论人、台湾佛光大学研究所所长林谷芳先生 包德君:林谷芳先生您...

  • 六柿图

    林谷芳:事事皆可入禅,端看你如何切入

  • 读《一个禅者眼中的男女》

    读此书最大的感悟:恒久的爱情必得是一种创造。 热恋中人的都希望爱情可以永恒。因缘而生,因缘而灭。男女之间出...

  • 读书笔记-禅者眼中的男女2

    女人水性,男人火性。如火炉煮开水,男人总兴匆匆,意在一时,如炉炭着火,霎时通红;而女人则如壶中之水,虽炉火炽焰,也...

  • 读书笔记-禅者眼中的男女4

    这一节写两性从激情到稳定,从爱情到婚姻的相处之道,可以为还在恐惧排斥婚姻的人们提供参照。 1. 自我拷问:“有什么...

  • 读书笔记-禅者眼中的男女5

    “识得时间的奥秘,即是大悟底人。”生住异灭、成住坏空、物起物落、缘生缘灭,这些都从“时间”立言。大至宇宙,小至微尘...

  • 读书笔记-禅者眼中的男女3

    1.关于外遇 人过中年以后的同年龄外遇,与二三十岁不同,自己想要的愈来愈清楚,遇到一个同年龄又让自己动心的异性,常...

  • 禅者,初心。

    禅者,一个能值得思考的名词。什么是禅?什么人才是禅者?一提到禅者这个词,脑海里浮现的并不是一位打坐者,而是一个历经...

  • 茶禅

    茶者,禅之味也;禅者,茶之道也。茶不外禅,禅不离茶。品至味而入至道,不亦美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禅者眼中的男女》——对话台湾禅者林谷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ade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