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读书笔记-禅者眼中的男女4

读书笔记-禅者眼中的男女4

作者: 心如明镜子 | 来源:发表于2019-01-18 12:30 被阅读132次

这一节写两性从激情到稳定,从爱情到婚姻的相处之道,可以为还在恐惧排斥婚姻的人们提供参照。

1.

自我拷问:“有什么理由可以让自己二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只面对同一张脸孔呢?”坦白说,年轻时很难找到答案,这也成为很多人除了想出家修道外,前期抱持独身的重要理由。

人之相处,原即是不断的互动、不断的发掘,如果在热恋之后,马上觉得索然无味,问题往往出在自己身上。毕竟,一个善于领受讯息的人即使在外缘不变下,也可因观照自己的内心变化而创造出新的生命风光来。“变”,是人生的实相。爱情和婚姻从来都不是静态的,是流动的。

真实的爱情也必得是在大风大浪后的平静才出现,它看来静态,却绵绵密密吐着幽光。

2.

成熟的观点应该是领取因生命转折而致的情感变化,同时,在随顺这个变化的缘起缘灭中,对于与我们共同走过一段日子的另一半,有着一份更深的了解、互谅与感激。

所谓恩爱的“老夫老妻”之间所维系的关系,是生命与生命间“整体”对话的结果。这个整体,包含从“人生的志节情怀”到“牙膏从哪段挤起”等种种不同的层次,而就在此,他们有了别人无法领略的一种相依。

有了这种相依,两性关系就不叫男欢女爱,也不叫郎情妾意,它只能是最随俗的两个字:生活。而真到生活,所谓对话、所谓调整,其实都已是余事,因为对方是自己的一部分,自己是对方的一部分,在这里少的是对立的两造,有的是整体生活的观照,变化调整,也就有其自然。自然,就非波澜起伏,不像性般激情或爱般生生世世,但却只有经此一关,两性真正的历练与转化才算开始。

谈及生活,本就是种“不断出状况”的过程。只是,这个过程没有那么大风大浪,酸甜苦辣也没有那么强烈,相处的前期负面状况也往往居多。但换个角度来讲,却也比较真实,不像恋爱有相当成分是在演戏。

所以说,一辈子都在追求恋爱的人,本质上即是个逃避自我的人。

3.

现代人婚姻的真实性与荒谬性也正在此:它由恋爱而来,却终结了恋爱;它想营造更有意义的生活,却让生活在习惯里消磨。

然而,爱情的浓淡与美好生活间并不必然有绝对的关联,即便是现代人,也有许多在婚后爱情转淡却仍浮现幸福眼神的,其间的关键就在于将爱情转成了恩情,又抚育了子女。谈婚姻实相,这两者往往要比爱情更应是观照的焦点。

现代人提倡自由恋爱,自由惯了,自我大了,就老觉得婚姻是种束缚,对于“没有爱情”的婚姻更嗤之以鼻,其实,事情并不如想象中的一般。当然,我们承认,像过去那样,没法由自己掌握的婚姻有其对生命尊严的负面意义,弱势中的女性尤为吃亏,但这与未来能不能有幸福的婚姻终究不是同一件事。

总之,千万记得:在婚姻中恩比爱对生活的坚实更具决定性的影响。而虽说恋爱时“一切唯心造”,但这心却往往经不起一点尘埃、一些考验,而走入恩情的婚姻,看来那么日常平实,缺乏心灵的激荡,却让两人在面对事物时更加唯心,生命的一切总如此地吊诡与耐人寻味。

4.

“恩爱”的婚姻必得有创造的影子,两者彼此学习,也共同向外学习,容许很多差异,却保留别人无法分享的包容、感激与更重要的“相知”。

要能从爱情中滋生恩情,条件不外有二:一个是逆着看,观照到自己的不足,因而生出“何德致此”的惜福之心;另一个是顺着看,在发觉对方的优点中,生起“有幸逢此”的感恩之情。

要谈对人的艺术欣赏,中国有句老话说:“人无癖不立。”是很好的参照,老实说,这句话比“人无信不立”来得深刻。身上无癖的人,若非大奸大恶伪善之徒,就是处之无味之辈。有癖,就有真性情,有癖,英雄在某些处往往连“凡夫”也不如。

两性恩爱的宗教面绝不只是一味的付出,必得在包容中有甜蜜、有满足。而艺术面上能体会到“人无癖不立”,就更容易发现对方的优点,所谓恩爱也必得有由此而生的浪漫。

5.

愈了解,愈会知道对方局限,在此若缺乏了谅解心,两性就会因误解而结合,因了解而分开。这种谅解心当然不能是纵容,却是在体会自己局限的同时,谅解了对方的局限。而男女双方局限的指出,则又往往是在争吵中彼此互揭疮疤所得,所以说,吵架不完全是坏事,问题是吵了以后怎么办。

有了谅解,彼此的生命才会保有自己的空间。两个经历不同的人凭着激情硬要凑在一起,最终只会搞得头破血流,可谅解一旦出现,彼此就不会追根究底,甚至反过来能“欣赏”对方的局限。如此,在自我与对方间才可能找到一个平衡点。

当然,空间的给予必有一定的双向性,否则就成纵容,那种依附式的婚姻对生命也只是一种无意义乃至负面的生活形式。

6.

男人比女人更需要安全感。男人的脆弱不只在于他后劲不足,也在于他善于“概念化”作为。善于理论,使男人可以天马行空、意气飞扬,长于说辞,可以让他纵横捭阖、用事无碍,但这些都与生命的丰厚无关,愈概念化的膨胀,让男人愈心虚,也因此更渴望有个不需要概念和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地方。

家,提供了这种功能,这也就是那么多博学硕儒可以娶一默默照应其起居的平凡之妇的原因,而高官富贾的真实家居,也并不一定像在外面所表现的飞扬跋扈。有人戏称男人回到了家,就像生命回归子宫状态般,是真有几分至理。子宫,是混沌之处,是不须行概念分割的地方,主客一体,男人就需要这种归属。

这种归属无关乎学问名位,无关乎人格贵贱,多数男人都有这个需要,能提供这个需要的地方,就会成为“家”。

要从爱情走向恩情,就必须让男人有“回家”的感觉。家,当然不只是让男人裸露“无助”的地方,但能观照此一特质的女人,就是智慧的女人——当然,这种“家”的形成,也并不一定是“男主外,女主内”,更重要的,还是一种氛围。

7.

让彼此拥有适度空间是避免婚姻摩擦的关键,但更积极的,两性的美满关系还得建基在深化彼此共有的生命经验上。

培养持续性的共同兴趣是个重点。此外,兴趣的范围很广,总要以能深化生命情境的为先。兴趣之外,共同从事某些“志业”也是个重点。

能深化共同生命经验的,总不外文化、艺术、学术、宗教等,因此,男女双方要让彼此成为对方生命史中不可分割的一环,恐怕都得在此着力。当然,这些作为也都有其副作用,它们的确涉及人的精神层面,但人在这里也可能因开阔而忘记脚下,因幽微而更加自我,文化人、艺术家、学者的婚姻并不就比较幸福。然而,对泥于日日相同、现实逼人的两性,在此的共同开展的确有其必要。尽管说来可悲,它其实并不保证将来一定会如何,但也由此益加证明:从根本观照情感的缘起缘灭,才是免于被它拨弄的不二法门。

相关文章

  • 读书笔记-禅者眼中的男女4

    这一节写两性从激情到稳定,从爱情到婚姻的相处之道,可以为还在恐惧排斥婚姻的人们提供参照。 1. 自我拷问:“有什么...

  • 读书笔记-禅者眼中的男女2

    女人水性,男人火性。如火炉煮开水,男人总兴匆匆,意在一时,如炉炭着火,霎时通红;而女人则如壶中之水,虽炉火炽焰,也...

  • 读书笔记-禅者眼中的男女5

    “识得时间的奥秘,即是大悟底人。”生住异灭、成住坏空、物起物落、缘生缘灭,这些都从“时间”立言。大至宇宙,小至微尘...

  • 读书笔记-禅者眼中的男女3

    1.关于外遇 人过中年以后的同年龄外遇,与二三十岁不同,自己想要的愈来愈清楚,遇到一个同年龄又让自己动心的异性,常...

  • 读书笔记-一个禅者眼中的男女1

    今天我们来分享台湾的禅者和艺术家林谷芳先生写的《一个禅者眼中的男女》。爱情的谜题,到底要如何解? 两性,爱欲,婚恋...

  • 读《一个禅者眼中的男女》

    读此书最大的感悟:恒久的爱情必得是一种创造。 热恋中人的都希望爱情可以永恒。因缘而生,因缘而灭。男女之间出...

  • 《一个禅者眼中的男女》——对话台湾禅者林谷芳

    说明:本文是对话体的读书笔记 台湾禅者、音乐家、文化评论人、台湾佛光大学研究所所长林谷芳先生 包德君:林谷芳先生您...

  • 读书笔记20181211

    读书笔记 书名《禅者的初心》 页数:P21-P29 摘要:身与心的修行 禅修是我们真性的直接表现。严格来说,身为一...

  • 禅者的初心

    好久没写读书笔记了,接下来一年,要多写读书笔记才好。 前两天刚读完《禅者的初心》,2023 年的第一篇读书笔记就从...

  • 相信你自己可以和男人一样优秀

    ——读《向前一步》(四) 现今社会,你认为男女真的平等了吗?你愿意为坚持男女平等而努力吗?你眼中的“女权主义者”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禅者眼中的男女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nsg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