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初见
渐行渐远的乡村嗟叹一一浅议刘道彬中篇小说《阿牛队长》

渐行渐远的乡村嗟叹一一浅议刘道彬中篇小说《阿牛队长》

作者: 曲赣江 | 来源:发表于2020-06-16 22:18 被阅读0次

渐行渐远的乡村嗟叹
一一浅议刘道彬中篇小说《阿牛队长》

月过半了,曹阿牛放牛的顽劣与童趣,一直萦绕在脑海中。初,读完全文后,有了一抒己见的想法,这种想法缘于我曾经被短暂寄养皖西乡村时,对田野牧歌的恬静记忆;缘于多年后,为了描写淠水流域乡村故事,数年间多次逗留乡村,留下的深刻印象。这分对乡村,被时间过滤美化后的记忆和深刻印象,唤起了我对《阿牛队长》的共鸣。囿于过度疲劳引发的眼疾,迟迟未曾动笔。

记忆中的皖西乡村,低矮的土坯房,屋顶上的麦秸秆或黑暗颓败或金黄油亮,牛粪也是好的,被整齐地贴在土坯房朝阳的一面山墙,一个个圆,都是上好的柴禾,不比芝麻秸秆逊色多少。皖西乡村的牛,多是水牛,牛有四个胃,反刍,一次吃足了草料,牛嘴便一直在动在咀嚼,嘴丫总有一些白色的沬儿,铜铃般牛眼,目光温和、明亮,我用小小的手摸着牛角,对它说想父母了,牛便哞哞两声,它懂。时光美好,恍惚了童年偷偷地哭泣……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乡村不再静谧,早先远远一溜烟从村落飞奔到路口,打着滚撒着欢亲昵迎客的板凳狗(一种土狗),开始小心翼翼,守着柴门狂吠,一贯重男轻女的皖西乡村,鸡犬不宁,计生专干带着村干、民兵,破门入室,牵牛拉猪,渴望男劳力的乡村,逃离乡村,浪迹城市,或打零工或贩卖果蔬。九十年代中后期,城市的开疆拓土,诱惑了皖西乡村的新生代,面朝黄土背朝天汗摔八瓣一年,不如出门做工一个月的巨大反差,让新生代如候鸟一般,春出冬返,乡村仅留守着老弱儿童,还有荒芜的土地。

新世纪以来,乡村城镇化,村村通工程,曾经赤脚亲切的沙土路消失了,一同消失的还有路两侧树冠上孤独的鸟巢,放眼望去,土坯房坍塌还田了,代之而起的砖墙瓦顶、两三层平顶式建筑,不再如土坯房冬暖夏凉;人类依赖了耕牛不见了,代之以机耕作业。池塘浅仄,几亩田一灌就没水了;除了年关、农忙,人迹稀疏,还有荒芜的土地。乡村曾经的炊烟袅袅,那一缕秸草的气味,乡村学校曾经的如唱如诵朗朗读书声,消失了……

当电灯取代一盏盏油灯,负重前行的牛耕为轰鸣机耕替代,传承几千年的农耕文明,让经历岁月的老辈人深深失落,又让新生代人痛并欢乐着。这种失落、痛并欢欣,使刘道彬《阿牛队长》有了唤醒记忆的共鸣,有了老旧时光的咀嚼意味。不同于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的抽象,和苍天寥廓的独特语言,刘道彬《阿牛队长》尚无那种厚度与高度,但对乡村的描摹、人物塑造,尤其是乡村俚俗的刻画、曹阿牛如何成为生产队长过程的揭示,以及文尾曹阿牛放弃队长之职,去城市寻找爱情寻找二妮等等,对现实依然有着揭示与鞭笞。

纵观《阿牛队长》全篇,最为动情的笔墨在于阿牛躺卧牛背放牛,这不仅仅是放牛,是作者乡村情怀对耕牛的无比依恋和信任。捉几只牛虱放在自己头上,以期讨得父母怜惜,似乎是放过牛的乡村孩子都曾有过的小心思,这一描摹先声夺人,迅速将人引入语境。计生专干王主任一笔,较好把握了特定时期人物行为特征。塑造较为成功的另一人物则是老队长(曹阿牛之父),将乡村基层的圆滑与变通,通过给计生专干引路、安排维修屋顶、发放救济、操作生产队改选等一系列行为,刻画的惟妙惟肖。作者观察之细,由此可见一斑。

老曹队长与张寡妇的不清楚,尤以老曹队长让阿牛喊张寡妇叫小妈让人哑然失笑,没作过多渲染,人物关系却已明了。看似闲淡之笔,恰恰又是乡村一度存在的现象。曹阿牛与二妮的感情,沉寂于老队长打压,终又在老队长逝去后,复苏。两段情感的对比,将乡村冷酷的一面揭开了冰山一角。皖西乡村对外面轰轰烈烈感知反应是迟钝的,大多是春燕衔泥小筑,以打工形式在外,形成了特殊的打工经济。近年又畅导回乡创业,呼唤在外学有所成的务工能人,回乡做领头燕。

刘道彬小说《阿牛队长》,籍借曹阿牛的视角,通过成长中的所见所闻,间接描摹了皖西农耕文明的变迁,是一卷微观、局部的皖西乡村生活画卷。或许这才是作者真正想表达的主题。渐行渐远的乡村,回不去了,除了一声嗟叹,走出的人,又有几人会再返回田园生活?都说田园风光好,又有几人愿真正尝试“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辛,没有。除了掩卷长叹,又能说什么呢?每一个人都有追求美好的自由。

《阿牛队长》语言朴素,长短句的结合,准确地描摹,让文字读来饶有趣味。“那天我胳膊搭在脑门上,眯缝着眼躺在牛背上晒太阳,牛尾巴没有节奏地甩来甩去,有时甩在它自己屁股上,有时甩在我小腿上。”搭、眯、甩,让文字有了动态画面感。“我和那头牛本是难兄难弟,当年因为生我王主任派人把那牛同母的哥哥牵走了,我爹一赌气就给我取了‘曹阿牛’这个名字。”朴素中既写实又谐趣。“我爹很在意基因传承。在他的心里,龙就是龙,凤就是凤,他是队长,儿子长大后起码也要当个村长……我爹就说,老虎窝里养条猫。”既传神又赋予人物固执己见的性格。小说中这类语言很多,生动、形象。

乡村渐行渐远了,曾经视为兄弟的耕牛少见了,曾经冬暖夏凉的土坯房不见了,曾经谙熟的农耕文明在消失,只有记忆和文字,偶然泛舟在一抺乡愁的河上……

2020.6.16于皖西草庐

相关文章

  • 渐行渐远的乡村嗟叹一一浅议刘道彬中篇小说《阿牛队长》

    渐行渐远的乡村嗟叹一一浅议刘道彬中篇小说《阿牛队长》 月过半了,曹阿牛放牛的顽劣与童趣,一直萦绕在脑海中。初,读完...

  • 渐行渐远的乡村

    父亲一天天病重了,病床上的他念叨要回老屋,他说等他不在后一定要把他埋在老家沟边向阳的南坡,那里有他的伙伴,父母...

  • 渐行渐远的乡村

    蛰伏了差不多整整一个伏天,入秋后,又开始集队骑行。 这是随州户外老虎队入秋后的首次骑行。早晨的三桥大坝,天气凉爽,...

  • 渐行渐远的乡村【1】

    爷爷是从河南省开封市杞县苏木乡倒插门到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阳王镇南池村的,倒插门也都那么远?据说也是从河南逃难过来然...

  • 乡村|渐行渐远的记忆

    郑重声明:文章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海薇阁单月征文」第一期【乡村】 老家的村庄坐落在两个台原之间的川道里...

  • 渐行渐远,渐远渐行

    生命中渐渐消失的人 容颜为老却轻易地变模糊 不敢说太多的心情 这世界太喧闹 淹没在黑夜风雨里 跌跌撞撞行走的我 丢...

  • 渐行渐远的渐行渐远

    今夜夏雨未醒 唯春雨绵绵 看着春天渐渐远去 竟不知该说点什么好 只有沉默 在沉默中望着窗外 春雨绵绵 她渐行渐远 ...

  • 2020-07-13

    渐行渐远渐无书,当时只道是寻常!

  • 珍重

    有些人渐行渐远,道一句珍重。

  • 人道离道渐行渐远

    人道就是在道的主干上长出的一个侧芽,随着时间推移和人类的对物质世界的着迷,使得这个侧芽越来越大,里面空间也就越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渐行渐远的乡村嗟叹一一浅议刘道彬中篇小说《阿牛队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aed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