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多年的老友发来一篇习作《失眠》,看到后我苦笑了,这咋了,昨晚我也失眠,失眠都一个频率了,由于第二天休息,我也不是那么得焦虑,任由失眠持续,正好可以想点事情,平时里的生活被工作格式化,以工作为中心,时间被工作切割成支离破碎的,这些破碎也基本上与工作需要而安排,比如午休和晚上,赶快睡觉,如果有什么变化,工作中的状态就出现问题,这样循环困境基本可以说,大约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不对,似乎带着情绪了,你看写着写着就成了唠燥。
换个正向的角度,昨晚失眠就处理的比较好,反正是没了睡意,就想想事情,昨晚都想了什么,回忆一下,哦,记得好像有个问题,是现在人为什么喜欢穿纯棉的衣服,这个问题想了一个小时左右,至于为啥是它,我也莫名其妙,胡思乱想吧,纯棉花织物就是纯棉的意思吧,小时候穿的粗布衣物,棉衣棉裢都是的啊,只是颜色和样式不是那么的洋气,后来有了抵确凉的布料,一度有件的确凉的白衫衣,那种美啊,真是鹤立鸡群般的感觉,但是前提是,别人都是土布的着装,或补丁的,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当年也确实有一件,穿着那么个神气啊,今天,可以判定,的确凉和棉织PK了一番,完胜,的确凉大概不是纯棉的吧,这里不敢确定,那时没有这样的比较心,从喜爱的角度来说,这不是我的个人经验,它具有普遍性,或许一代人都喜欢。
从经验上没有想出个所以然,纯棉还是处在弱势,我就把格局放大,个人的想法有点狭隘,周围也小,社会也要有个区别吧,流行什么是个喜欢的问题,是个价值取向,纯棉认可是个观念上的建构,有比较有选择的前提是提供了这种比较和选择的多样与可能,纯棉在当年的选择是唯一的,也只好选它,有了的确凉后,有了比较,也就有了选后者的可能,在从体验上比较一下,沉淀下来的就是意义和价值。
前几天看了一些石油化工的副产品里用于衣料方面的介绍,一下子开了眼界,这几十年,中国在干什么,这几百年世界在干什么,其中一样就是工业化,工业化让商品丰富了,衣服也可以不是棉制的了,衣料的其他选择的可能实现了,这里要打开一个更大的想象,对于现弋生活方式的讲究的理念,其溯源就让人.想起那么让人贵得心塞的奢饰品,外来的洋货塑造和输入了很多的讲究和理念。
再想想两次世界大战导致的了什么,男人在战场上大量死伤,战后的经济恢复需要的劳动力空缺由女性补充,女性从事工业生产,工厂里出现大量女性,棉花种植和生产同样也遇到劳动力的问题,这部分的短缺正好由工厂里的石油副产品补充,这个时期,大约是生产什么社会消化什么,女性也多在工厂,织物的消费是先要有,还没到好的时候,随着时间的流逝,男性劳动力重新进入工厂,部分女性又退回原来的家庭生活,女性又重新成为消费主力军,女性对于纯棉制物的感受又一次复活,这里的原因也因为她们在工厂从事石化生产的用于穿着类消费品的经验比较,棉花和石油作为衣物的原始材料,似乎棉花的感觉经验里更易于接纳,在欧洲战后出现的纯棉价值取向的观念渐成趋势,我们国家是个拿来主义,好观念直接用的状况,其实纯棉和其它材质的面料从功能和感受上应该差不多,区别在对于拿来的观念是否处在潮流和时尚以及社会心理共情,其实让我们说说纯棉的好处也说不出什么具有说服力的东西,穿在身上还不是大家都说好,自己不说个好,或许自己在这里的智商就有问题了。纯棉反转又一次得到认可了。也就是终于纯棉胜利了。
昨晚失眠似乎解决了个问题,让这个莫名其妙纯棉念头有了个跟着感觉走的疏理。也就是第二天休息,才能这么无忌惮的失眠,第二天还是老时间醒了起来,从时间对于我来说,从感知到的时时长,失眠似乎让自己精神胜利法式赚了点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