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帮别人写文章,当时知道自己的水平处于什么阶段,在完成两篇后,便发过去,发现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很感谢他指出文章中的许多小问题,同时自己也第一次通过投稿得到一小份收入,二十块钱,更多的是对写文的重新思考。
记得第一次在简书写文,充满激情,先会阅读相关文章,从网上搜集资料,已经精心配好图片,一篇文章经过反反复复的修改,直到满意后再发出来。
以昨几天写的文章,与最初的几篇相比,完全是退化,现在所写的口语化极其严重,“了”与“呢”在文章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就如一个句子里,连续好几个“了”,平铺直叙的文章,无法写出真情实感,也很难将当时的心情与感受表达出来,于读者,味同嚼蜡,如果常看像我最近写的文章,恐怕会心生厌烦,或者觉得这人怎么在记流水账,一点味道都没有。
在得到雇主的建议后,陷入深思,是什么,让自己写的内容越来越平庸,毫无精彩可言。“写出来的文章,就如自家小孩,在发文之前要仔细修改...”如今写文,随性而写,想到什么,就以口语的方式写出,急躁的打完字后也不稍加修改,匆匆忙忙发表,等有好友评论后,才会再次去阅读一遍,发现很多细节上的问题,如打字较快很多地方输入了错误的汉字,读起来不通顺,容易产生误解,一不小心就造成理解上读者与写者不协调。
就如文章中心,我写的,基本上看不到文章主要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和主题,一概而过的写完。写文越加随意,不像从前那样会细加修改,简简单单写完,就凑成了一篇日更文,于此养成口语化写文的习惯,隐藏着一系列的问题。
在家产生的惰性,对一件事不想深入思考,过去洋洋洒洒几千字的文章,现在看来基本上是废话连篇,连主旨都表达不清,何来吸引读者观看。再看很久以前的文章,浏览量轻松上千,经过悉心打造的文章,会想读者的口味如何,思考过后才动笔。
现如今,只要有时间,想起什么事情就打开电脑随便写,写到那就算哪,哪像很久以前那样。
写文,认真对待,而不是不加思考就动笔,不然都不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是生活的吐槽吗?还不如写在日记本上。平铺直叙,枯燥单调的文,彰显不出中心的文,写出来又有何用?还影响着大众的审美。
自从将账号里的收益全部转出后,便不再关心写文的质量,舍本逐末的行为,有些惭愧。就如朋友所说的,今后的毕业论文,可不能像现在这两篇投稿文一样,写的随意,带有口语,不然今后修改论文就是一件特别费脑的事情。
既然来到这里,想必也是为着写文而去的,随心所写,也要认真对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