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太后本纪·笔记04
刘邦的老婆吕雉,杀刘姓诸侯,大肆分封吕氏族人。
外戚专权还是宦官专权,专的都是皇帝的权,吕后的权力就建立在刘邦死后皇帝较弱的基础上,她临朝称制的十五年,客观上形成了对功臣和诸侯王的制约。
如果历史是吕后的族人来撰写,可能会是刘姓诸侯王蠢蠢欲动,功臣集团磨刀霍霍,多亏吕后中流砥柱,分封吕氏族人以为钳制,吕后有其它选择吗?仔细一想,好像没有。分封功臣肯定不行,异姓王靠不住,大多被刘邦给抹了。继续封刘姓诸侯王,起不到压制的作用,只有反作用。把土地收回中央直管,得有官员来治理,怎么选拔,当时没有办法,最放心还是吕氏族人。总之,这一宪制问题吕后还解决不了。
公元前180年
三月中,吕后参加祓除仪式。这是当时消灾去邪的祈福仪式。仪式结束,回来路上吕后经过轵道亭,看见一个东西就像黑狗,撞了吕后的腋下,忽然一下子就不见了。让人占卜怎么回事,说是被吕后弄死的赵王刘如意作祟。于是吕后腋下有伤。
吕后认为外孙鲁元王张偃年纪太小,父母又早死,孤零零的,势力单薄,于是封张敖前妾的两个儿子,张侈封为信都侯,在今河北冀州市。张寿为乐昌侯。两人辅佐鲁元王张偃。还封了中大谒者张释为建陵侯。谒者掌管迎来送往。吕荣为祝兹侯。那些在宫中由宦官担任的令、丞,都封为关内侯,每人食邑五百户。
七月中,吕后病重,她意识到了自己如果病死会有什么后果,于是令赵王吕禄为上将军,统领北军;吕王吕产统领南军。南北二军是首都长安的守备部队,吕后这是把兵权放到了吕产和吕禄手上。她告诫两人说,高帝刘邦平定天下之后跟大臣们约定,不是刘氏却封王的,天下人一起来消灭他。如今吕氏封王,大臣们忿忿不平。等我死后,皇帝年少,恐怕大臣们会叛乱。一定要掌握军队守卫宫廷,千万别给自己送丧,不要被人所制。
![](https://img.haomeiwen.com/i3128229/a4cddf8652183c32.png)
八月一日,吕后驾崩,遗诏中赐给各诸侯王各千金,将相列侯郎官都按照等级赐予黄金。大赦天下。任命吕产为相国,吕禄的女儿为皇帝的皇后。
吕后下葬之后,以左丞相审食其为皇帝太傅。
朱虚侯刘章孔武有力,东牟侯刘兴居是他的弟弟,两人都是齐国哀王的弟弟,住在长安。当时,吕氏一伙专权,想要叛乱,但是害怕刘邦留下的军功重臣绛侯周勃和灌婴等人,不敢叛。
朱虚侯的老婆是吕禄的女儿,暗地里知道了朱虚侯他们的阴谋,两人害怕被杀,于是暗自派人告诉兄长齐王,让齐王发兵西进,诛杀吕氏族人,自立为皇。朱虚侯在长安和大臣们作为内应。齐王准备发兵,但是他的丞相不肯跟从。
汉初分封诸侯王,诸侯王的丞相却是由中央政府指派的,防止地方割据。
八月二十六日,齐王打算派人杀害丞相,丞相召平反了,领兵包围齐王,却被齐王反杀。这说明中央政府对诸侯王的这一钳制举措多少有效果。
杀了自己的丞相后,齐王先发兵东进,用计夺取了琅琊王的兵,领着两诸侯王的兵马一起西进。
齐王给各诸侯王写信:
高帝平定天下,分封各子弟为王,悼惠王封在齐地为王。悼惠王死后,孝惠帝派留侯张良立我为齐王。孝惠帝去世,高后(吕雉)执政,她老了,听信吕氏一伙,擅自废立皇帝,又接连杀害三位赵王,灭梁国、赵国、燕国,以便封吕氏族人为王,把齐国一分为四。忠臣进谏,高后迷乱昏聩不肯听。如今高后去世,皇帝年龄还小,不能治理天下,只有依赖大臣、诸侯。吕氏一伙又擅自尊崇自己的职位,聚集军队,耀武扬威,劫持列侯忠臣,假借诏命,号令天下,刘氏宗庙岌岌可危。我率兵入关诛杀不应当称王的人。
大汉朝廷知道了,相国吕产派遣颍阴侯灌婴领兵迎击齐王。灌婴到了荥阳,和人商量,吕氏一伙掌握关中兵权,想要消灭刘氏自立为皇帝,如果我攻破齐军回去复命,只会助长吕氏的势力。
于是灌婴屯军荥阳,派人告诉齐王和各诸侯,联合起来,等到吕氏叛乱,一起消灭他们。齐王知道后,撤军到齐国西部边界,等待消息,按约定行事。
大汉帝国三股势力,中央朝廷有依托皇权的吕氏和高祖时代的重臣,地方上是封建诸侯。吕氏一族是皇权的异化。想想如果没有吕氏一族,中央朝廷只有年少的皇帝,面对的都是自己长辈的诸侯王和重臣,他能干啥?大概只有无为而治了吧。
打完,收工。
明天,继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