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日更NO.113
在孩子的成长之中,最离不开的人是谁呢?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可能是妈妈。爸爸负责挣钱养家,妈妈貌美如花顺便带带孩子。可是,我们也都知道,母亲对于孩子的管理有些时候过于细微,甚至想要孩子不依靠实际的更加优秀。有人说:孩子一生的自卑,可能是妈妈给的。
所谓的自卑,其实就是内心极度脆弱,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价值。想要极力的证明自己,却又一次次被打败,从而内心敏感。
相信大多数小孩子都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内心怯弱、不敢说话。就算是长大了在工作之后,也有可能有自卑感。总是和别人比较,产生差距后内心就有一丝低人一等的感觉。
妈妈的三个行为会导致孩子的自卑
一、妈妈常说:“别人家的孩子”
三个女人一台戏,而孩子考完试,那就是一场大戏。有的妈妈喜欢炫耀自己孩子的成绩,毕竟脸上有关,但是总归会出现最差的那一个,这时候孩子就是受害者。
妈妈盲目的比较,仅仅只是想让自己更加有面子,却没想到孩子的情绪。因为这种落差感,其实对于孩子也是一种打击。
二、妈妈爱说:“你怎么这么差”
当妈妈带着情绪说:“你怎么这么差。”,打击了孩子,更严重的是孩子的潜意识植入的是:“我不行,我不好,我不配……”。孩子哪来的自信?
我们必须注意到孩子的进步。不能一味的批评孩子“你怎么这么差”,更应该做的是“垃圾堆里找黄金”,从不理想的结果里去找孩子进步点,去鼓励孩子。
有些孩子天生不适用于“激将法”,这只会让他们越来越糟
三、妈妈喜欢说:“我这是为你好”
网上有一个采访姜文的视频,问到:“你人生中最大的挫败感是什么?”姜文表示:“我和我妈的关系怎么都处不好。”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自己追逐梦想的时候,总是得不到母亲的支持。就算是考上中戏这样的事情,妈妈也无动于衷。因为在她的心里,你没有走上她为你规划的道路,这就是有问题的。
热播剧《小欢喜》中的妈妈宋倩希望乔英子考清北,阻拦孩子实现理想考南大天文系,她经常说:“我都是为了你好了!”。结果把孩子逼成抑郁症,差一点跳海自杀。
“我这是为你好”,实际上等同“你必须听我的”,完全没有考虑到孩子本身的需求和意愿。
心理学家弗洛姆曾说过:“他们戴着以道德为名的面具,束缚子女对生活本身的渴望。”
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剥夺了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他们正以爱的名义,控制孩子的人生。
用“我是为你好”这样的方式来绑架孩子,其实是对孩子内心的残害。
让我们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对孩子的爱,培养独立、自信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