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土生土长的成都人,我从婴儿期到青春期都在春熙路旁的那条小街-南新街混迹,直到九五年政府要建金融一条街,就把这些祖祖辈辈生活在市中心的老成都们拆迁到了二环边。
几年前,我就萌生了要走走成都老街的想法,只是,直到今天才行动。
半天的时间,从太古里开始,慢悠悠的逛了市中心的二十一条小街小巷,感慨变化之大,也惋惜少了传承,少了老成都街巷的原味。
那些老屋,那些老树,为什么不可以留下来呢?那是城市的根,是城市的文化,也是城市独特的个性!
我们喜欢欧洲的城市和小镇,喜欢那些有年代感的建筑和粗壮茂盛的树木,在一座城市里我们甚至能看到各个历史时期、各种风格的建筑,就如被无数人喜爱的布拉格。
我们也曾经有过,很富地方特色和时代烙印的建筑,可惜,它们大多给高楼大厦腾地儿了。
我们曾经也有过,粗壮茂盛的树,东大街的法国梧桐,槐树街的高大槐树,桂花街的老桂花树……是我们儿时多美的回忆。
可是后来,为了道路扩建,它们也都腾地儿了。今天,我们在许多街道看到的,都是树干细细的“年轻人”。
少了什么呢?仅仅是树荫吗?
城市的发展,如果以磨灭历史印记为代价,这代价是不是太高了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