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时间轴:
00:27
什么是隐喻?
02:30
隐喻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15:58
隐喻是如何形成的?
25:35
生活中常见的隐喻类型
34:47
隐喻在语言中的作用
39:41
好的隐喻有哪些特点?
馆 长 推 荐:
提到隐喻,多数人认为它是语言中的一种修辞手法,跟日常生活关联不大,只有在写作时才会用到。
本书作为认知语言学的开山之作,它将告诉你,“隐喻”不只是写作中的修辞手法,而是大量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表达交流中,多到如果脱离了隐喻,我们甚至没有办法好好说话。
更重要的是,一些隐喻在无意识中左右着我们的认知水平、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是造成我们认知局限、思维桎梏、生活不如意的首要原因之一。
看完这本书,不仅能颠覆你对语言的了解,更能激发你对于人生意义更广阔的思考。
图片
拓 展 阅 读
点击图片可一键保存长图
图片
点击图片可一键保存长图
主讲人简介:
图片
徐英瑾
复旦大学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工智能哲学研究专家
非凡精读馆内已解读书籍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经验的疆界》
《我们如何思维》《明智行动的艺术》
《非理性的人》《沉思录》《大问题》等
精 彩 片 段:
①隐喻是件大事,它弥漫在我们语言的各个角落里。搞不清楚隐喻,就根本无法搞清楚语言。
②隐喻,本质上是在两个经验领域之间搭桥。把一个大家熟悉的领域,投射到另一个大家不熟悉的领域上,让不熟悉的领域也能被大家理解。
③隐喻并不是一个纯粹客观的事情,它是一个有强烈主观性的事情。说话的语境是什么,就决定了人们会怎么看待这个隐喻。
④一个隐喻成功不成功,取决于说话者对于听话者的知识背景的了解。根本不存在对所有人都有效的隐喻,他必须始终看人下菜碟。
⑤爱是什么?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诸如此类的概念都是非常难定义的,因此我们都会用隐喻的方法来回避对它们的严格科学定义。
⑥“隐喻”它实际上是表达出了我们是怎么和环境打交道的:我们醒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睡着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开心的时候是什么样子?我们悲伤的时候是什么样子?我们控制别人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我们被控制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正因为隐喻隐藏了大量的这种信息,它就是我们生活方式的直接显现;但同时我们也反过来使用这些隐喻,更加方便地切入我们的生活,达成人和人之间的沟通。所以隐喻与生活,生活与隐喻,这就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情。
打 磨 流 程:
选书/撰稿/播讲:徐英瑾
审稿:崔慧新、周珅玮
内容制作/运营:舒从嘉
打磨时长:457小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