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双鸽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晋州分公司,郁郁葱葱的绿化带将厂区一分为二,"绿地是一道天然的防疫屏障,把屠宰和加工区隔离开。"双鸽集团工会主席、监事李文生告诉记者,依靠生猪全产业链的优势,他们建立了从源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屏障。
A 重视源头 生态养殖环境棒他们实现了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的生态循环利用目标。 "猪舍与猪舍之间,最少保持20米的间距,树林隔离带能防止疫病通过空气传播。"在生猪养殖基地,李文生告诉记者,树下灌木丛专门种了板蓝根和苜蓿,切碎后搅拌到饲料里可以增加生猪对疾病的抵抗力。 "7月份,我们刚获得中国美丽猪场北部赛区的金奖,即将参加全国冠军的角逐。"李文生说,猪舍采用24小时无动力通风、地源热中央空调、节能采光、自动定量喂料、机械清粪、闭路监控等六大先进系统,保证了良好的生产环境。配有先进的化验室、B超室和饲喂站等,保证了种猪的健康繁育。"公司还投入上千万元建设了饲料加工、新能源沼气和污水处理等系统,实现了生态循环和零排放。" 据介绍,晋州分公司有原种场及扩繁场3座,饲料加工厂1座,种猪存栏6100头,年出栏无公害生猪12万头。
B 完善深加工 "绿色"品质更健康 他们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绿色食品生产的各项规定,始终保持"绿色"品质不变。 站在屠宰肉食加工车间外,透过玻璃记者看到,从屠宰到加工,都是自动化流水线。"车间是全封闭的,0℃-4℃恒温作业,屠宰生产线达到欧盟标准。"分公司书记戴景凯一边带着记者参观,一边介绍说,除了畜牧动检驻场人员的严格检疫,公司检测员还要进行自检,全部合格后才进行编号,再静养12小时以上,观察其是否发生新的病状。如果没有问题,就能发放准宰证了。
"为确保加工过程的安全,屠宰流程的18道工序中,检疫检验会同步进行。"戴景凯边走边说。 在分割车间,员工先对分割工具进行消毒。"分割完毕后,会将肉进行二次冷却排酸。这个过程需要12个小时,其间,猪肉的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会增加,口感变得更好,还可以提高营养价值,而且,预冷过程能使猪肉外部形成一层薄膜,阻断、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繁殖,降低水分含量。"技术人员介绍说,这种肉叫做冷鲜肉,也叫排酸肉。过去大家认为冒着热气的猪肉更有营养,其实是错误的。刚屠宰的生猪在僵直过程中会导致肉温上升,引发细菌繁殖,还会产生乳酸,若不及时进行充分的冷却处理,积聚在组织中的乳酸就会损害肉的品质。
"一头生猪从进厂到被赶入屠宰隧道进入流水线,再到一箱箱被分割好的猪肉运出厂房,前后30多道工序都是全封闭的冷链加工和运输,所以冷鲜肉的品质、安全都有保障。"戴景凯说,他们从2006年初次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三种绿色产品,发展到现在的"猪外脊肉、猪精肉、猪五花肉、猪精肋骨、猪瘦肉馅"等五种产品,一直严格执行绿色食品生产的各项规定,始终保持着"绿色"的品质。
C 规范管理 安全生产有保障 他们专门成立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将防范做在前面。 在化验室,一排排橱柜中整齐地排列着数据档案,李文生打开一本让记者查看,"我们要求原料进厂、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做好原始台账登记,所有档案最少保留2年,还启用微机网络控制体系,保证产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从2007年开始,公司主动申请第三方认证审核,让有关部门定期到公司养殖加工基地,对饲料来源、喂养过程、生产加工过程等进行严格检查,监督猪肉的生产全过程。"李文生说。
据介绍,集团从2014年起,先后投资上千万元引进了一系列考核软件,使规范管理得到快速提升。"我们首席质量官、食品安全师、经营主管、质控部长都层层签订食品安全责任状。还制定了四纵六横的经纬线考核办法,坚持每日考核。"李文生说,为了保证考核不走过场,公司把考核内容梳理,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单的问题表格化,表格的问题数字化,数字化的问题就变得可考核了,最终落实到"考过程,保结果"。
集团专门成立食品安全领导小组,自我加压,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预防和分析,从细节抓起,找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把其他企业、行业出现的问题作为预警,将防范做在前面。"这些措施保证了我们公司近年来没有发生一起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食品安全工作需要依靠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李文生说,为此,他们组织编写了《双鸽文化》122条,第一条就是"创造绿色、健康、安全、价廉肉品,报效祖国,回报顾客……"
"下一步,我们会扩大生猪产业链条,拓展生猪源头基地的合作共赢模式,发展紧密型养猪专业合作社组织,小规模、大群体,统一标准化生产,降低养殖成本和市场风险,提高效益。"李文生说,就像集团董事长高秋菊女士所说,集团始终致力于打造安全放心的肉类品牌,以技术创造实力,以管理打造品质,以人才构建核心竞争力,为中国的肉类食品发展而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