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专业是信号处理,后面的工作也是和各种各样的数据或者信号处理系统打交道。
在家带小孩的时候,脑子里突然有了一个用信号系统来诠释小孩哭闹行为的想法。基于这个想法,我想看看能否总结出一些规律或者原理。
人基本是由情绪系统和生理系统组成。我想即使还存在别的系统,但是这两个应该占主要的作用。
生理系统负责生理需求,情绪系统负责感性需求,两者互相影响,形成了人,我想小孩也是不例外的。
生理系统是人类最基本的,如果出现紊乱或者问题,会对整个人的情绪,以及对外表现的行为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相反情绪系统也会影响生理系统。
比如成人的情况,肚子饿了,脾气会比较容易暴躁。历史的各种人民起义,也算一种吃不饱,饿肚子,导致群情激愤。相反,比如失恋了暴饮暴食,紧张时想去厕所等,就是典型的情绪影响生理系统。
那么婴儿的时候,这两者是否相互影响呢?
毕竟小孩给我的感觉吃喝拉撒完全凭本能。开心不开心的规律也会有一定的随机性。
这时候,我联想到了前几天看的《矛盾论》中的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告诉我,小孩体内的情感与生理的矛盾一定存在。矛盾的同一性,告诉我这两者一定也是相互作用,才会共同存在于一个个体中。
孩子的情况,比如肚子饿了,如果不能立刻给吃,会大吵大闹。想睡觉的时候,突然被吵醒,影响睡觉也会哭闹。
相反,仔细观察其实会发现在大哭大闹的时候,小孩会油盐不进,不吃不喝,使劲哭。
小孩开心的时候呢,我觉得也是会影响生理系统的,比如小孩在吃奶之前,如果被逗得玩得特别开心,吃奶的时候,会特别不专心,会停下来,等着你和他玩。或者玩的忘记睡觉,实在太累后秒睡。
以上,是我针对小孩建立的用于分析的模型。大概情况如下图:
系统模型图中可以看出系统的响应由两个部分组成,外部的激励与内部激励这两种。当小孩做出反应的时候,不能仅仅考虑通过外部的激励来改变,也应该从小孩内部激励来考虑问题。
并且考虑到情绪系统和生理系统时相互影响的,所以不能只考虑吃喝拉撒睡,也应该仔细观察小孩的情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