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亲子4》
到了第四天,团体呈现一种无形的默契,早上陆续起床带娃,三三两两结伴,雨时在室内活动,有粘橡皮泥的、一起画蜡笔画的、在小帐篷里做躲猫猫游戏的、一起唱歌跳舞丢手绢的、分享食物与玩具的。雨停就去户外,去爬后山,去观村前瀑布,去文化广场上玩游乐设施,在村子里四处转悠。共进午餐后哄孩子们午休,也跟着一起休息,醒来后继续带娃各种活动。晚饭后安排给孩子们泡药草浴,再玩睡前游戏。十点以后,孩子们陆续睡下,团体学习开始了!
我们共修了《正念观身体》,我教大家跳瀚霆操,然后是团体分享。又一次分享到后半夜2:30,强行中断大家才回房休息。
每次分享信息量都很大,白天带娃过程中的微小细节,都带出很大的学习机会。摘取一些片段与大家分享。
【摘花的矛盾】
从山上下来,知旻要摘路边的野花,知旻妈妈允许孩子摘,又觉得在家的小区花园里曾教过孩子不可以摘花,这不是前后矛盾吗?要怎么破?
我说:这是很好的帮孩子去建立系统思维观的机会。
我示范了一个回应的版本:
“宝贝,你是不是觉得奇怪,妈妈曾教你不要摘花,现在妈妈又允许你可以摘花。这是为什么呢?妈妈让你不要摘花时,花在小区的花园里,很多人都要看花,你摘了别人就看不到了。现在可以摘花,是因为花在大山里,这里看花的人很少,所以妈妈相信花也会很高兴你把她摘走,因为你那么喜欢它。
【无形的框架】
小九妈妈分享自己在带娃的过程中看到了很多的框架,比如孩子看到地脏就不肯走路,自己看到孩子看动画片停不下来就强压怒火…
我的回应是:确实,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出于对孩子的爱与安全考虑,不由自主给孩子们很多框架,当我们静定下来,也看到了自己活在各种框架之中,框架只是框架,无非是好或坏,仅此而已。我们应该明白的一点是“框架为我所用,而非把我束缚”,所以我们说:“虽然眼前的处境不怎么样,但那本身即是完美的处境,只管接受吧!”
【追随孩子的能量】
小甜拉着妈妈的手要去看悠悠,可以悠悠已经午睡了,小甜妈妈就带着小甜回去了!
我说我们可以追随孩子的能量,比如对小甜说:悠悠睡着了,我们可以轻轻的走过去,用目光与悠悠打个招呼。
保护好孩子在当下的热情与渴望,是父母的责任啊!
很多妈妈上很多亲子课程,看很多亲子书,以便让自己变成一个好母亲。事实上成长无他,此时此地即是。成长的目标不在远方,而在当下。不是我学了什么才能成为一个好妈妈,而是连接当下活进真实我就是一个好妈妈。当你以这样的方式来带娃时,你完全地从事于你目前的处境。
毕竟,真理不可能在他处。
![](https://img.haomeiwen.com/i5322548/bdd72d2e08fe6d45.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