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玛丽-弗朗斯·伊里戈扬,法国的医学博士、精神分析学家、心理治疗师,专攻精神暴力行为,主要研究职场上的精神虐待。曾数次作为嘉宾出现在法国的电视节目上,积极推动法国针对职场和家庭内部精神暴力的立法进程。
关于本书
《冷暴力》这本书探讨了家庭和职场中的精神虐待、精神虐待的不同阶段以及施虐者的主要手段,从施虐和受虐双方的角度分析精神虐待的短期和长期后果,并为家庭和职场中的精神虐待现象提出了应对和解决之法。
核心内容
本书探讨了家庭和职场中的精神虐待现象,从施虐方和受虐方两个角度展开分析,为我们解释精神虐待的各种后果,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之法。
《冷暴力》| 良舟工作室解读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本期音频为你解读的是《冷暴力》。
说起暴力,你肯定不陌生,拳打脚踢、群殴械斗、言语咒骂等等,这些具有破坏性的激烈行为,都是我们熟悉的暴力。这些行为会给人带来巨大的身体和精神伤害,所以是法律明令禁止的。但是,还有一种暴力,破坏性也很强,可对于这种暴力,我们现有的法律却提供不了什么帮助。因为这种暴力看上去也一点不激烈,施暴者并不会动手,只是动动嘴,有时候甚至连嘴都不动,就是沉默。这就是冷暴力。
冷暴力其实是一种精神虐待,在我们的婚姻、家庭、职场等各种人际关系中,可能都有冷暴力的影子。在这种暴力关系中,施虐方通过不断地冷落、嘲讽、轻蔑等手段来欺凌、控制受虐一方。而受虐一方往往在持续的受虐中,人格和自尊严重受损,思维方式被彻底改变,甚至会患上严重的心理疾病。本书就是要提醒我们,精神虐待会造成严重的身体和精神伤害,我们必须懂得辨别,才能更好地应对这种暴力,保护好自己。
这本书的作者叫玛丽-弗朗斯·伊里戈扬,是法国的精神分析学家、心理治疗师。她的研究领域就是精神虐待。在多年的研究中,伊里戈扬深切地感受到了精神虐待现象的广泛性和严重性,所以她积极在法国推动了针对职场和家庭精神暴力的立法,为精神虐待中的受害者竖起了法律的保护伞。我们本期要说的这本《冷暴力》,就是伊里戈扬的核心著作,她在书中深入探讨了家庭和职场中的精神虐待现象,从施虐方和受虐方两个角度展开分析,为我们解释精神虐待的各种后果,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之法。
下面,我们就从生活中人际关系相处的各个层面,来看看精神虐待究竟是怎么回事。
第一部分,生活中哪些行为是精神虐待?
第二部分,怎样的人容易陷入精神虐待中?
第三部分,如何察觉、应对人际关系中的精神虐待?
第一部分
其实,精神虐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只是很隐微,我们时常会误读它,把它看成当事人双方的小打小闹。所以在第一部分,我们就先从精神虐待的现象开始说起,看看生活中哪些行为其实是精神虐待。
我们先来看一个书中的案例,了解一下一场完整的精神虐待是怎样展开和发展的。
有这样一对夫妻。丈夫对外是一个温文尔雅的人,但在职场不太走运,一直没有升职。妻子的收入和地位本来没有丈夫高,但有一天,妻子突然升职成了公司高管。从此,丈夫对待妻子开始变得刻薄冷漠起来,总是抱怨妻子不顾家。妻子不断努力调整自己的状态,努力想获得丈夫认可,可丈夫依然一脸嫌弃,且对她越来越冰冷。后来妻子甚至发现,丈夫有了外遇。而当她和丈夫对峙的时候,丈夫竟然把搞外遇的原因推到妻子身上,说是妻子冷落了他。妻子终于决定离婚,然而即便是离婚,丈夫一副置身事外的样子,而且逢人便说妻子的不是,还在公开场合对妻子冷嘲热讽、给妻子难堪。终于,在一次宴会上,再次遭到丈夫嘲讽的妻子,彻底爆发了。然而全场的亲朋好友又说妻子歇斯底里,反应过度。妻子一下瘫软在地大哭起来,而丈夫全程都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听到这里,可能你已经意识到了,在上面这个案例中,丈夫从始至终都没有使用任何过激的语言或者行为,他表现给人的态度其实只有两个词:冷漠和刻薄。任何一个好像都不是什么大罪。但其实,这就是精神虐待的玩法。经历这种虐待的人,最后往往会像妻子一样,崩溃、无助、痛苦,不管怎么做似乎都逃脱不了丈夫的掌控。
下面,我来复盘这位丈夫对妻子施展精神虐待的过程。只要明白了这位丈夫的施虐手段,你就能明白生活中的精神虐待是怎么回事,因为所有的精神虐待,基本都遵循同样的模式。
这位丈夫的虐待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格腐蚀,第二个阶段是公开暴力。
先说人格腐蚀。
精神虐待中的人格腐蚀是这样一个过程:施虐者不断向受虐者施加各种压力和影响,扰乱、摧毁对方的人格,从而彻底掌控对方。而受虐者在这个过程中,会逐渐失去自信和判断力,对施虐者的精神依赖持续加强。这其实是一个人自我独立人格逐渐丧失的过程。就像这对夫妻,妻子在外明明挺乐观的,还成了公司高管,个人素质方面没问题。然而她一回到家里,在丈夫面前,立刻就失去了那一种人格的自主性。不管丈夫怎么对她冷嘲热讽和刻薄指责,她都全盘接受,拼尽全力去迎合丈夫,想要获得丈夫的认可。然而丈夫却像个感情黑洞一样,不管她多么努力,都消极应对。百思不得其解的妻子,每一次努力都像在做无用功,最终陷入不断努力、不断受挫的死循环中。
当然,你要说,这妻子不是找虐吗?不过了还不行吗?确实,这是一种选择。案例中的妻子也提出了离婚,但你以为丈夫会这样轻松就放过她吗?当然不会。对施虐者来说,受虐者是很宝贵的猎物。虐待关系建立起来并不容易。如果受虐者要挣脱关系、恢复自由,那么施虐者就会把虐待的程度升级。方法,是把双方的关系从人格腐蚀推进到下一阶段:公开暴力。
如果说人格腐蚀还是在双方私底下展开的话,那么公开暴力就是将双方的虐待关系公开化、扩大化的过程。施虐者开始在公开场合对受虐者实施精神虐待。这看上去好像就是换了个地方,多了些观众,但其实已经大不一样了。对受虐者来说,因为身边多了一些观众,所以在遭受精神虐待的时候,他内心受到的刺激会更深重。这就像老师在办公室里批评你,和在课堂上批评你,那完全是两种体验。
但反过来看施虐者,前面这一点就是优势了,而施虐者也往往会借助这个优势,持续不断地挑拨受虐者。目的是让受虐者不堪受辱,在公开场合爆发。每一次受虐者的爆发,都是施虐者强化控制力的一种体现。这是为什么呢?我简单概括一下,因为施虐者“把旁观者当枪使”,而调动环境压力,是施虐者施展公开暴力的精髓所在。
你想啊,旁观者看到的,永远是公开暴力发生那一刻的事情。他们是不知道受虐者长期遭受的精神虐待的。所以,当受虐者爆发的时候,他们也没法理解受虐者的痛苦。他们会觉得,怎么那么点事就爆发了?前面说了,受虐者的人格,已经在人格腐蚀阶段,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而旁观者这种不理解的态度,会加深受虐者人格腐蚀。他会开始怀疑,是不是真的是自己不对?而一旦开始怀疑自己,受虐者的痛苦就会进一步加深。
再来看施虐者,看到受虐者痛苦的样子,感受到自己对对方强大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施虐者的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所以说,旁观者其实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充当了施虐者的帮凶。
比如前面那对夫妻的案例,就呈现了这样一种模式。妻子在不堪忍受丈夫的精神虐待之后,试图从关系中撤离,于是提出了离婚。然而丈夫采用一贯的冰冷态度应对,还把离婚的责任全盘推给妻子,反复强调,他们走到这一步,完全是妻子的错。但是感受到妻子试图离开自己的控制,丈夫也开始恐慌。只不过他不是恐慌失去妻子,而是恐慌失去对妻子的操纵的权力。于是出于报复心理,也作为应对策略,丈夫开始把他对妻子的精神虐待公开化,通过一些看似轻微的、刺激性的言行,来完成对妻子的继续虐待。还引诱妻子在公开场合爆发,而后让自己收割成果。
这是典型的婚姻中的精神虐待,但是,精神虐待其实广泛存在于各个领域,职场、亲子之间、情侣之间,到处可见。当然,在这些关系中的精神虐待,也同样具有人格腐蚀和公开暴力两个阶段。
比如在职场中,你可能听说过这样的情况:上司特别不喜欢某个下属,对他百般刁难,各种挑剔,在精神上持续地折磨他,在公开场合羞辱他、给他难堪。而受到打压的职员,不管怎么努力,得到的都是否定,于是变得越来越没有自信,强烈地怀疑自己的能力。这让他更加做不好工作,但却因此而招来上司更多的侮辱。这其实就是职场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精神虐待,而当整个公司都知道这件事,但大家却装作没看见,甚至说风凉话的时候,这就说明这一段精神虐待进入了公开暴力阶段。
但你可不要以为只有下属会被上司精神虐待,上司也一样可能被下属精神虐待。一些新进入公司的高管,还不熟悉环境,也没有形成自己的人际资源。而如果这时候他自己又不够强势,就很容易陷入被下属精神虐待的局面。这些新的下属们可能表面上恭敬,但实际上完全不把他放在眼里,对他的指令永远敷衍了事,不认真完成,找各种理由推脱、排斥,甚至反过来告诫他不要瞎指挥。而如果这个新高管为了赢得下属的支持,开始放低姿态,不断去迎合、讨好新下属,那就会形成一种非常危险的精神虐待的关系。其实,这本书的作者还出版了一本书,叫《窥视职场中的冷暴力》,就是专门讲职场中的精神虐待现象。有兴趣的话,你也可以找来读一读。
好,以上就是我们讲解的第一部分内容。精神虐待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人格腐蚀和公开暴力。不管是家庭、职场还是亲子关系中,都可能发生精神虐待。
第二部分
但是,你可能会有这样的疑惑,施虐和受虐,看着怎么那么像周瑜打黄盖的故事呢?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施虐和受虐会不会是一种彼此寻找,彼此成就的关系?他们如果乐在其中,和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我们要讲的第二部分内容,怎样的人容易陷入精神虐待中?换句话说,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精神虐待?
我先说结论,其实,任何人都可能陷入精神虐待的模式中,成为施虐或受虐的一方。而你究竟是哪一方,这取决于你在权力关系中所处的位置。因为精神虐待是一个单元权力结构形成、发展,而后摧毁较弱一方的过程。
什么意思呢?单元就是只有一个核心的权力模式。在一般涉及两个人的关系中,权力有主次是正常的。一个人提供建议,另一个人最终决定,这样的合作模式也不少见。但如果一方占据了绝对优势,彻底控制另一方,而另一方的声音和思想被彻底抹杀,那就会形成一个施虐和受虐的初步框架。
当然了,你也不用太担心,许多时候我们虽然有陷入精神虐待的可能,但并不会真的掉进精神虐待的关系当中。因为健康的人际关系,就是那种自带了权力制衡机制的关系,而在不健康的人际关系中,只要你这一方的警觉性够强,也可以提前从精神虐待的轨道上逃脱出来。换句话说,怎么才能逃脱这种精神虐待的关系呢?其实就一个关键词:尊重。
在健康的人际关系中,是有尊重的,正是彼此心中的那份尊重,在制约权力的膨胀。所以,在可能引发精神虐待的关系中,只要你能够感知到对方的不尊重,而后迅速从这段关系里脱离出来,精神虐待就不会发生。只有下面两种人,才可能在精神虐待的权力框架中越陷越深。一种是带有施虐倾向的恶毒自恋型人格,另一种是带有受虐倾向的忧郁型人格。
先说带有施虐倾向的恶毒自恋型人格。这里施虐者的自恋,可不是那种一天照八百遍镜子感叹自己盛世美颜的那种自恋,这种人格有两个特点,一是,侵略性或者说伤害性;二是,恶毒自恋。
法国当代精神病学家艾伯托·恩古尔对这类人的行为和心理有个描述。他说,这些人是以破碎的形式活着的人。他们从小就把自己精神里健全的部分和受伤的部分隔绝开来,通过这种方式来保护自己。所以世界在他们眼里是两个极端,非黑即白、非好即坏,而他们已经习惯了把坏的部分投射给别人,这可以让他们自我感觉良好。他们没办法进入健康的关系当中,所以只能通过建立有害的、恶意虐待的框架,去和别人建立关系。而这一种关系的建构目的,要么是占有后控制,要么是索性彻底毁掉。
这样的描述,看上去就可怕。那么,这种恶毒自恋者的心理源头究竟是什么呢?作者认为,这或许是因为这些人在小的时候,遭受过心理创伤,导致了独立人格受损。这一种受损,需要通过控制和凌虐他人来获得补偿,而缺乏同理心这一点,也让他们在凌虐的时候,完全不会手软。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受虐方身上,总是会有一些让施虐方自尊心受损的要素。比如前面提到的那一对夫妻,妻子在社会地位和收入上的升级,让丈夫产生了嫉妒,而为了补偿这一种自尊受损,丈夫就开始在生活上不断对妻子施压。而搞外遇这个行为,也是他弥足自尊受损的一种形式。
那么,究竟是哪一些人更加容易被恶毒自恋者捕获,成为他精神虐待的猎物呢?就是那些面对他人对自己的不尊重时并不回避,反而选择更彻底地暴露自己,甚至试图去唤起对方尊重的那些人。这些施虐者的猎物,往往天性都过于善良,凡事都责怪自己。德国精神病学家胡贝图斯·泰伦巴克把他们的这种性格总结为“忧郁型性格”。
忧郁型性格的核心特质是深度自卑。他们极其缺乏自信,所以非常容易被羞耻感和罪恶感包裹。他们总想追求稳定有秩序的工作和关系,因为他们的内心容易动摇和恐慌。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去奉献自己,来博取身边人的好感。忧郁型人格总是相信这世上是好人多,所以显得天真单纯,他们没法想象面前的施虐者会真的拥有一种具有破坏性的、虐待性的人格。反而会拼命为对方寻找开脱的理由,如果对方不满意,就责怪自己做得不够好。尤其是施虐者又常常表现出一副受害者的样子,这也会激发忧郁型人格的保护心理。总而言之一句话,这一类人其实是因为缺乏自信,所以才觉得有义务去做更多的事,而后给大家留下好印象。
比如在卡夫卡的长篇小说《审判》中,主人公约瑟夫就是一个深度的忧郁型人格,他在被无故指控犯罪之后,虽然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但他没有去怀疑是给他定罪的制度机器和法庭出了问题,而是一直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直至到最后,他开始怀疑是自己的记忆出了问题,由此来说服自己相信,其实自己是一个罪犯。
当然,你要说,受虐者有没有可能是乐在其中的呢?许多心理学家,包括弗洛伊德不也说过,遭到虐待攻击的受虐者是施虐者的共犯,两人共同建立了一种愉快的施虐和受虐的关系吗?
确实,这世界上有施虐狂和受虐狂倾向的人。然而在精神虐待当中,受虐者不是这样。作者特别强调,精神虐待中的虐待是片面的虐待,是施虐者单方面对受虐者的虐待,这表现为施虐方施展各种手段控制、凌辱受虐方。而受虐方是出于无力回应和抵抗,于是才停止挣扎,被迫顺从施虐方。比如,在男权社会的权力构架环境下,女性更加容易成为性骚扰中的受虐方,就是一类例子。而如果这位女性是个忧郁型人格,那么这种处境就会更加危险。而要证明受虐者在受虐过程中一点儿不愉快,也很简单。最明显的证据就是,当受虐者彻底摆脱施虐者的控制之后,他立刻会感到轻松畅快,会感到松了一口气。
好了,这就是我们的第二部分内容,施虐者往往具有一种恶毒自恋型人格,他们可能在童年时就遭受过创伤,所以人格受损,缺乏同理心。这些人没法建立健康的关系,只能建立恶意虐待的框架,而受虐者就是他们的猎物。受虐者往往是天生的老好人,性格敏感而脆弱,有着忧郁型人格,总是将别人的错误归咎在自己身上。因而一旦陷入施虐者的掌控,往往很难摆脱。
第三部分
然而,难道就这样任凭施虐者胡作非为,虐待受虐者么?当然不行。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讲的第三部分,如何察觉和应对人际关系中的精神虐待?
精神虐待有极其隐蔽的特性,即便是发生在自己身上,也很难察觉。但我们只要拿它和一个正常的、健康的人际交往模式一对比,就可以十分清晰地发现,精神虐待和其他交往模式的巨大差别。
精神虐待中的施虐方对受虐方做的,其实是这样一件事。首先,施虐者通过人格腐蚀,窃取对方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行为能力;而后,施虐者试图去主宰对方,让对方陷入对自己的彻底服从和依赖;最后,施虐者给受虐者加入标记元素,也就是在受虐者身上留下不可消除的和施虐者相关的印记。这一个过程最大的特征是,从始至终都是施虐者试图对受虐者进行人格摧毁的过程,而施虐者本人在这个过程中,却始终保持着不受任何影响的状态。
然而,我们仔细思考,正常的、健康的人际交往关系是这样的吗?肯定不是。虽然双方会互相影响彼此的行动,但各自的行动本身往往是独立的、开放的,没有任何一方试图控制另一方的特征。而且彼此在行动中产生的互相影响,也绝对不是腐蚀性的、摧毁性的,而是激发性、创造性的,会激发出继续行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沟通和协作。双方通过整个交往过程,最后的结果是形成各自鲜明的个性特征和风格。这样的交往才是健康的人际交往。它整体的基调是正面的、协作的、向上的,是一种相互建设的过程。
当然,如果你觉得这样的比较还是比较模糊,那就再掌握两个判断的小技巧。一个是看双方的沟通情况,施虐者是拒绝沟通的,每一次看似沟通的行为,其实是为了隔绝信息的传递,是为了阻止双方关系的缓和改善。另一个更加直观,你就凭直觉去感受,对方是否尊重你。因为在施虐者眼中受虐者不是一个拥有平等人格的人,所以不尊重是施虐者对待受虐者的标志性特征。所以,但凡你发现在一段关系中,沟通出了问题,而你又感知到关系中出现了不尊重,你就需要注意了,也许一个精神虐待的框架,正在搭建中。
在这时,你需要做的就是摆脱这一框架,摆脱的方法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断、舍、离”。操作起来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切断、割舍、离开,彻底做到在时间、空间上远离这一段具有破坏性的关系。然而,精神虐待真正的难点,远不是那些可以摆脱和逃离的关系,而是那些十分稳固,甚至稳固到根本无法撼动的权力结构。比如家庭关系中的夫妻,亲子关系中的父母和子女,再比如割舍不下这份工作的下属和上司之间的关系,等等。
当我们无法彻底摆脱和远离精神虐待关系的时候,最佳的做法当然是拆解掉权力框架和施虐者的权力。但这个难度太大,如果一个人真有这样的能力,那恐怕从一开始就不会落入这个框架中。所以,一般可行的操作方法,是退一步,给自己穿上铠甲,尽量多的保护自己。下面我们就从比较常见的家庭和职场,来简单介绍一下,如何在精神虐待中保护自己。
先说家庭。在夫妻或亲子关系中的精神虐待里,我们可以调整应对方式。作为受虐的一方,要明白自己来承担婚姻或家庭中矛盾冲突的全部责任是不合理的,然后冷静客观地分析矛盾冲突产生的原因,放弃没有底线的容忍,要敢于承认伴侣已经伤害了自己,要勇于保护自己,不要深受其害。最重要的一个原则是,受虐的一方一定不要试图为对方解释和辩护,否则会陷得更深。实在不行,可以通过第三方力量来帮助解决问题。受虐的一方要真正敢于把精神虐待行为暴露在众人面前,必要时可依靠法律手段来解决。
针对职场中的精神虐待,同样,也要调整应对方式,尽早解决,避免落得辞职走人的下场。为了尽早打击虐待行为,受虐的一方首先要寻求所在组织内部的援助,从心理上确保自己健康不扭曲,维护好个人的职业信誉,尽量不要犯错落人口实。同时最为核心的,是要不断尝试去恢复自己的独立判断和思考能力,时刻保持以冷静的态度去和对方沟通,积极回应对自己不利的说法,必要时采取合理、合法的手段解决问题。
当然,精神虐待不仅存在于家庭和职场中,在很多存在人际关系、存在竞争的环境中,都有可能会出现冷暴力行为。除了我们说的这些实用的建议之外,最重要的应对之法,还是重建人和人之间的尊重,学会识别和有效地应对这种冷暴力。而如果你是受虐者,那么最佳的保护机制,是重塑自己独立自主的完整人格。这是受虐者陷入精神虐待的原因,也是受虐者脱离苦海的关键。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治愈自我、重塑自我。
总结
说到这儿,《冷暴力》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就聊得差不多了,我们最后再来回顾一下。
首先,我们说了精神虐待的两个阶段,分别是人格腐蚀和公开暴力,这是一种隐而不现却真实存在的暴力,不管是家庭、职场还是亲子关系中,都可能发生精神虐待。
其次,我们介绍了施虐者往往具有恶毒自恋型人格。童年的创伤导致他们人格受损,需要不停通过施虐行为来保护自己。而作为施虐对象的受虐者,往往是天生的老好人,有着忧郁型的性格,内心自卑,总会过度苛责自己。因而一旦陷入施虐者的掌控,往往就很难摆脱。
最后,我们介绍了两个辨别生活中精神虐待的方法,还着重讲解了如何应对家庭和职场中的精神虐待,为正在受虐或未来可能成为受虐者的人们,提供了一些治愈自己、保护自己的建议。
可能你也发现了,冷暴力关系下的两人,彼此之间缺乏尊重,是一种畸形的控制和被控制关系。施虐者对受虐者毫无尊重,而受虐者一旦认同了这种不尊重,也就意味着他同时失去的还有自尊。人和人间的尊重是人际交往得以维系的基石,而构成这块基石的核心要素,其实正是每一个人对自己的尊重。
我们常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最简单、最基本的一个尊重模型。这八个字简洁地概括了关于尊重的两层意思,第一层是,知道自己不要什么,第二层是,不要把自己不要的,强加到别人身上。只有尊重自己的人,知道自己不要什么,只有尊重他人的人,才不会把自己不要的,强加到别人身上。换句话说就是,只有建立在自尊和尊重之上,才可能发展出健康的、积极的人际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