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个人来到这个这个世界都要完成2次出生。妈妈的肚子是孩子的第一个子宫,为期十个月,孕育的是孩子的身体结构;家庭是孩子的第二个子宫,为期18年,孕育的是孩子的心灵结构。
02
单亲家庭对孩子的成长会不会对孩子的心灵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生命铁三角:爸爸妈妈和孩子构成了生命铁三角,童年时候生命铁三角的关系对孩子的未来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有没有单亲家庭的孩子成长得很健康,很完整?有没有很多双亲家庭的孩子出了很多问题?
都有。
孔子是单亲,奥巴马也是。
奥巴马的妈妈17岁爱上了他爸爸,他妈妈是白人,他爸爸是黑人。那时候种族歧视还很严重,奥巴马的外公外婆不支持,但是奥巴马的妈妈很坚持,20岁,他爸妈离婚,那是他才2岁,从此以后,他爸爸再也没有出现在奥巴马的生命中,也没给过一分钱的生活费。
但是奥巴马的妈妈怎么做的呢?他妈妈经常在他爸爸的故事,说孩子,你的爸爸有哪些哪些优点,当年是怎么让我爱上他的,只是后来,他有自己的追求,所以他就去追求他的所爱去了。
从奥巴马的心灵上爸爸妈妈是齐全的。后来他妈妈去上学了,他外公外婆抚养奥巴马,他外公也经常对奥巴马说:一开始我们是不同意你爸爸妈妈在一起的,但是有一件事令我们改变了看法,同意了他们,你爸爸身上有一种自信,那种自信令我们非常欣赏……
试想在中国,爸爸妈妈离婚了,妈妈会怎么说:你爸爸就是个人渣……
外公外婆会怎么说:早就说过让你不要嫁给他……
所以,我们说的生命铁三角是从心灵上来说的。
有一些孩子,自出生开始,就被丢给了爷爷奶奶,心灵上既没有爸爸也没有妈妈,或者有一方是缺失的,感受不到爸爸或者妈妈的爱,叫做单亲。我们有多少爸爸妈妈活生生的把孩子变成了单亲或者孤儿。
所以,就算家庭看上去是完整的,但是如果两个人从来都只有一个人陪伴孩子或者2个人都不管孩子,孩子的心灵是缺失的。
03
我们常说三岁看老,可我们从来没去想过童年时候的亲情关系是怎样影响孩子的,是怎样一步一步摧毁孩子的心灵的?
心灵成长阶梯图:分为上三层和下三层。
上三层:价值、身份(我是谁,我要拥有什么样的人生,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使命。
下三层:环境、行为、
许多人就算年龄很大了,但心理年龄还停留在环境层,许多人遇到问题,就把原因归结在外面:我工作不好,是同事不配合,我公司没开好,是外部经济环境不好。
一个三岁小孩走路,不小心跌了一跤,孩子爷爷走过来:都怪这块地。
一个人迟到了:都是因为我今天起晚了20分钟……
他把原因归结到行为层,在这一层,他能改过来吗?这个世界,有多少人明白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难道你不知道今天有事要早起吗?难道你不懂得早睡早起有利于身心健康的道理吗?所以,他也不一定能改。
任何人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都已经做了价值选择。
比如:现在正在上课,但是有人因为一个电话就去接电话了,对他来说,接电话比上课重要。
一个学生,上课时间去上网,对他来说,上网比上学重要,对爸妈来说,上学比上网重要。
一个人最后的人生结果是由他的行为决定的。换句话来说,影响了一个人的价值观,就影响了他的行为,影响了他的行为,就决定了他的人生走向。
所以,关键在于培养孩子的价值观。
一个人的价值观的选择,是符合他的身份的。
我是一个守时的人。
我是一个敬业的人。
我是一个文明的人。
他就会做出相应的举动,按时,认真工作,不乱扔垃圾等。
当一个人形成使命之后:为了革命,我甚至可以牺牲我的生命。
04
案例:爸爸妈妈这个词几乎都是不叫的。
李阳的父母都是五六十年代的知情,父母热爱工作,5岁以前跟外婆外公度过,他既没有爸爸的爱,也没有妈妈的爱,爸爸妈妈把一心都扑在工作上,所以李阳印象里工作对父母来说是最重要的,他觉得自己是个残缺品。
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是残缺品,那么他表现出来的行为会不会残缺?他太太把他的文件删了,他立马买机票从广州飞回来,打了太太。他说:那些文件比我的孩子更重要,比为我生孩子的女人更重要。
他的价值观已经完全被扭曲了。
李阳在这之前有一段婚姻已经失败了。
他家暴之后大女儿拿把剪刀:我要去杀他。
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在一代一代地往下传。
今天那些残缺的错误模式一直在摧残着孩子的心灵。
价值观、身份观、使命观构成了一个孩子全部的精神内涵。
05
由人格和知识组成的面积构成了孩子未来的事业能力。
由人格和亲情组成的面积构成了孩子未来家庭幸福的能力。
李阳的知识增长对于他的职业来说,水平很高,但是他的人格成长怎么样:人格包含自信,性格,情绪。他的独立自强的意识还是很强的,但是他的性格怎么样呢?他可以轻松地把事情做好,但是他难以做到卓越,所以他说:我永远赶不上俞敏洪老师。
李阳的亲情成长非常不好,结合人格,处在悲惨线以下,那么他的家庭一定是要出问题的。
我们教育孩子,一定要三管齐下,亲情,人格,知识三方面一起完善孩子,这三方面要想都做好,有一个原点,原点就是我们家长必须完善自己的成长。
家长如何完善自己的成长,且听下次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