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为人父,初为人母,都没有教育孩子的经验,一般喜欢拿别人的教育模式做参考。
只是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结合个人阅历和生活经验,有一个不断思索,并结合孩子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教育内容的过程。不同的父母不同的教育方式,言传身教的作用尤为重要,做为父母要持别注重自己优良品质的塑造,昨天分享了网友在群里的一篇文章:
辽宁沈阳一位家长的两个双胞胎小孩,要参加中考。她找关系,委托了中间人,这才请到一位物理老师,给两个孩子补课。一起补课的有四个孩子,补了15天。其中有个孩子是该老师亲戚家小孩,不收费,另外三个小孩,一个孩子一节课收费100元。家长暗地里教唆孩子在补课时录了音,还提供了转账截图,拿到录取通知书后,她反手向教育局实名就举报了给孩子补课的老师,这一连串自作聪明教唆孩子设计陷害老师的行为,无异于亲手在孩子头上织了一顶“人渣”的帽子。有这样心术不正的父母,用过河折桥的行为教育出的孩子想想也知道他们长大会怎样?这对双胞胎,往后在学校和社会,要面对的道德审判,也是一道坎,背袱着良心的遣责,心灵深处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
注重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如孟母三迁为孩子创造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儿子上初中那年实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分在南阳路上的71中,原来是郑纺机子弟学校,名声不是多好,附近家长多将孩子送到其它学校,当初只是想着一个是离家近,另外,孩子若好好学习,到升学可以占分配名额,比录取成绩低4、50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忽视了儿子学习环境,刚分班,起初感觉班主任可以,可有在一次家长会上一位家长高谈阔论一番,说什么孩子能做好自主管理,整天还在群里分享点心得,后来知道这位家长搞传销学到的洗脑语言,老师竞也相信,致使班级管理放松,正处于独立欲望强烈,逆反心理较为突出的年龄段,孩子结伙走向网吧,一发不可收实,最终孩子没能正常升高中,他们整个班也没一个。低劣的学习环境影响孩子前途,既使现在,我也认为这个家长坑害了整个班级的孩子,更后悔当初没能够为儿子择校而学,后悔没有给孩子办理转学。好在孩子已醒悟,已知道学习,值得欣慰。
孩子成绩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习惯,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是教育子女的重中之重。做事要雷厉风行,不能拖拉,做一件事要认真彻底完成,不留尾巴 。早起晚睡要有规定的时间,不能改变作息时间。女儿三、四岁时小孩子爬在地上摆放自己的鞋子,那动作想想可笑,用尺子比着鞋跟一定整齐放在一条线上,凡经她小手放过的每件物品,一旦别人触碰就能被发现,细致谨慎,初中到大学毕业,考试成绩一直维持班里前三名。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决定命运,很有道理。井然有序的习惯无论做什么无所不成。
培养孩子重点无外乎,品质,习惯培养,另外注重孩子有良好的成长环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