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赋萌于骚体诗,亦骈亦散两合一。
文乎诗乎兼二者,长吟短叹亦嘘唏。
“铺采摛文”广写事,抒情写志景物事。
内容帝王游乐好,渲染宫殿和城市。
杂谈禽兽草木长,铺叙周游之经历。
抽思一腔忧怨情,指斥世俗之积敝。
初成《鵩鸟》《吊屈原》,汉赋开先是贾谊。
枚乘《七发》赋成熟,承前启后定体制。
武帝、宣、元到成帝,汉赋达到全盛期。
司马相如为“赋圣”,可读《上林》与《子虚》。
大赋模式成定体,连篇累牍堆藻辞。
精描细写展形象,极尽夸饰之能事。
暗藏淫乐能亡国,兴邦还得归仁义。
以其讽谏作结尾,“劝百讽一”是目的。
西汉末期东汉中,汉赋基本是摹拟。
杨雄班固虽有名,屋下架屋檐自低.
中期直至东汉末,汉赋进入转变期。
面对现实抒情怀,抨击社会之时敝。
生活丑恶无所隐,辞锋如刀见犀利。
张衡写有《归田赋》,蔡邕《述行》见异志。
大赋转变体制小,近于随笔颇轻易。
后来赋体再演化,骈赋、文赋、律赋奇。
能与时代相和谐,均是魏晋后来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