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忙着搬家,要离开居住五年多的地方,尽管只是一个出租房,还是有很多不舍,决定离开的那一刻,突然就脆弱了,抽丝一样失去了安全感。
像丢掉住所的流浪儿童有一刹那的慌乱,对下个未知环境的陌生充满惶恐。
在这个三室一厅一厨一卫的出租房里,我们一起生活了五年多,留下了许多记忆,好的不好的全都印刻在房间的每个角落里;
也发生了很多微小的故事插曲,惊悚的温馨的也被散落在这个大院里。
这套房屋里舍不去得不止是记忆还有那物件和人,许多的旧物件,个别的一个人。
整柜的衣服,成盒的鞋子,一排排的书,一垒垒的瓶瓶罐罐。平时穿衣时总觉得缺衣服少鞋子,还少个包。
不曾想原来都已经堆压那么多了。
所以女人们口中说的那一句:"衣柜里永远都少一件衣服少些包包和鞋子"是发自肺腑的,不然哪会有搬家时怎么收拾都收拾不完的旧物件。
但对于衣服鞋子来说是不会存在过多难舍的情分,经常刚买过就已不再喜欢,何况那些已经是去年前年的,最主要的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它们的存在仅仅是为了满足女人购物时疯狂shopping 带来的喜悦感。尽管可以再穿却终究是不想也不会再穿的。
对于衣物非要说个不舍的理由,那就是它们给自己为了当时的高兴留下了理由。
这些曾经的物件里,有的依然有用处,有的却只是个纪念和摆设。
比如哪次出去旅游随便买了当地的工艺品,又或是特别的日子里,朋友或家人给买的礼物。
放在房间里偶尔看了便会想起,奥,原来我还去过那个地方,原来还有人记得关心着你。
也有些物件是一件事努力的结果,比如工作中获得的证书、奖品。虽然大都用不上,但每每看见时忽然就想起曾经的努力,那时的人和那样的一件事。
房间里存在的许多物件大都只是作为一个念想被保存了下来,证明自己曾经经历存在过。
在搬家的时候,这些物件就变成了让人纠结头疼的一件事了。如果作为纪念全都带走的话,太多太累根本没有精力,对它们也心生嫌弃。
全部不要的话,又会心里怜惜,毕竟它是曾经的记忆,它们储存得是一件事,一种心情,或是当时的一种生活。
全部丢掉,等于完全告别遗忘了过去。都带着的话,确实是一种累赘。
这种取舍真让人为难,只是为难得不止是丢掉那些物件,还有那无法丢掉的居住情感。
要离开一起居住生活过八年的同学倩,比丢掉那些物件更加让我揪心。
认识相处了十三年,快要赶上和自己家人一起生活的时间了。
想着离开以后没有她的勤劳要独自一人居住,收拾家务打扫卫生,料理生活。
莫名的有点悲伤,差点涌出了眼泪。
让人悲伤的不止是分离,还有对未知的恐惧。
尽管她一再要求让我和她一起搬进她们的新家居住,住到我结婚有自己的家庭为止。
我拒绝了他们的好意,毕竟一家人的私人生活不应该再被我这样一个大龄青年乱入。
而我也是时候该独自生活,去面对一个人的居住房,承受生活里的光怪陆离,去习惯烟火中的柴米油盐。
群居时处人,独处时处心,人总是要一个人成长前行。
任何人都不会永远陪伴在你左右,哪怕亲如父母恋人,终归有会离开的一天,总是要面对和习惯一个人的居住生活。
倩和我是高中同学,上学时我俩就一起在外面租房住过,后来大学不同地,我们之间被隔离了四年,只保持着QQ似的书信联系。
偶尔的电话,简单的诉说一些关于学校里的事情,还有各自的情感问题。
快毕业的那年她遇到了情感低估期,我们的联系更加频繁些。
对于失恋分手被受伤的人,我其实不大会安慰人的,但听到她的哭诉我很能理解她的心情,作为女孩子我很心疼那些在感情里被受伤被欺骗的人。
后来回到阜阳,迫于生计我们两又搬到一起居住,一住又是五年。
每个早晨醒来洗脸刷牙时看见的第一个人是她,晚上关门睡觉前遇见的最后一个人也是她。
朝夕相处里,抬头遇见,低头碰着。
我们两的关系也很奇妙,说是同学闺蜜,又不如死党一样过分亲密腻味。
倒像是离开家后有事联系没事忘记的家人父母,忙于生计彼此不去打扰,偶尔的促膝长谈,电话连连,也只是为了安放自己彼此挂念的心。
我们有事说事,没事的时候很少深聊,各自都不怎么过问彼此的生活圈子。
我们是同学是老友,一起吃饭喝酒,也会八卦,家长里短,困难委屈时会一起面对,开心喜悦的事也一起分享。
只是我们很少谈心,不去勾发心底里的共鸣。当然这并没影响我们之间的任何友情和生活习惯。
我们的这种关系若即若离似的亲密又生涩,哪怕在一起生活五年,依然维持在友达以上,恋人未满的状态。
用友达以上恋人未满比喻似乎不大恰当,但那种关系度的递进层次恰恰如这个比喻,这是一个量化度的问题。
当然这也是由我们俩的生活习惯、个人性格、生活经历所决定的。
图片来源花瓣网我看着她相亲恋爱结婚,到现在孩子已经两岁多,我见证了她生活里的悲喜,人生中的得意荣辱。
她一直都在成长不断地转变角色。从一个人,两个人又三个人到一家人,从在自己家被宠爱的女儿变成别人的妻子,儿媳,再到母亲。
她需要不断转换改变自己的身份去适应新的角色,再无法如我一样到处撒欢,说走就走。
一开始起我就在原地踏步,身份未改,角色未变,不食人间烟火不问柴米油盐。
我们的话题再不会还像年轻那会,只会讨论爱情工作和着装。
图片来源花瓣网她的生活开始被家庭填满,日常也是围绕孩子家务开展,而我对这些家常的琐碎,家庭关系的复杂懵懂到无知,根本找不到一个制衡点用以呼唤心底的共鸣。
她是一个坦荡直白的人,工作稳定,勤劳能干,爱干净,生活也都在自己的计划里依次前行;
她会注重外界给自己带来的自我感受,舒服就喜欢,不爽就会说不,不委屈自己也不用在意别人的眼光,活的自我浩荡。
任何时候她都有能力驾驭自己理直气壮的气场,发生事情时她也能有种拼到你死我破,不惧怕任何势力的大无畏精神。
在这一点上对于胆小没气场的我是很佩服和羡慕她的。
图片来源花瓣网每个家庭的生活都有火点和火花,争吵和磨合是婚后生活必不可少的,哪怕不在一起,问题依然会存在。
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孩子成长教育问题,这些都是平常安逸生活里会无端溅起的浪潮。
有时一句话,一个动作,哪怕地上的一片碎屑都可能会引起家庭里的一场轩然大波。
她的婚姻生活也一样,也会经历平常人生活里的家庭琐碎连同着那些家长里短的争吵摩擦。
有时看到她为家庭哭红的双眼,低诉着存放在自己心底的那些辛酸凉薄。
图片来源花瓣网那些她无法接受也忘记不了的委屈,在一个个夜晚在我们的房间被剥开裸露在这个房屋里。
没有过婚姻家庭生活体会的我,就只能静静地听着她哭诉,适当的安慰,准备好纸巾,竖起耳朵,任由她都发泄出来。我并帮不上任何忙,毕竟这是很私人的问题,我即使作为朋友也无权过问她的家庭生活。
这个房间里也有许多高兴的时刻,比如她考上职称,发现孩子第一次会走路,第一句开口喊妈妈,突然长大时,
看到女儿越来越来懂事可爱时,发自心底的爽朗笑声,连我都忍不住高兴起来。
我们会一起出现在这个居住屋里,起初只是为了让生活有个搭伙的伴,让空荡的房间散发温热的气息,后来我们开始彼此温暖彼此需要。
图片来源花瓣网关于我的许多悲喜,在如今她的生活里并不存在也无法共鸣。随着我们各自生活身份和习惯的转变,环境的偏离,注定无法再找回从前可以引起共鸣的情感诉求。
需要和被需要是人和人之间连接的纽带,用句薄凉的话说,人们之间的交往都是以诉求为载体,进而去实现关系度的亲疏远近。
父母亲人,恋人朋友都亦如此,因为需要所以被存在。倘若需求变化,又或者是现实环境所迫,势必会造成新一轮的情感认知,衍生另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我们依照各自的轨迹生活工作,圆心的落点不同,圆圈的轨迹定会无法重叠相依,渐行渐远地背向驶离以往的岁月生活。
图片来源花瓣网我的离开并不会影响我们这十多年的相依,无论物件还是人,因为需求所以被存在,因为存在才会有不舍。生活的需求在改变,但朋友闺蜜作为情感宣泄的需求窗口永远不打烊。
搬离出租房,舍弃那物件,在不舍中离开那一起生活的老友,丢掉那生活,给自己一个新的居住方式,开始我们各自的新生活。
个人公众号ID:one_day200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