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名家课例浅析——肖培东讲《溜索》(二)

名家课例浅析——肖培东讲《溜索》(二)

作者: 时喜梅 | 来源:发表于2022-03-10 23:38 被阅读0次

【教学寄语】把理念打开,让学习发生;把思维打开,让创造发生;把课程打开,让内容重构;把对话打开;让精彩发生;把评价打开,让尺度多元。

今天重点研读了肖老师讲《溜索》的课堂实录第一部分“对比感知”。

发现肖老师有很多的智慧点:

1.导入的智慧。

以学生浅浅的已知引入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感知。

用我们常用的问题形式——文章题目替换,学生主动走进文本,这也是调查学情。用本单元中《孔乙己》《变色龙》引入,比较中探索《溜索》的人物。让学生明白本文无中心人物,所以本文题目不能是某个具体人物,从题目到题目 看似回到原点 实则是个美妙的循环。

肖老师智慧点就在于唤醒了学生对小说的记忆,既把握学情 ,引导学生主动走进文本。

2.评价的智慧。

学生说题目 可以用“首领”,肖老师并没有直接给予否定不妥,而是说:大部分同学都支持首领 我也和你们一样 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是马上想到了首领 他给人的印象太深刻了 。肖老师这句话的巧妙之处在于:把自己的认知,降低至水平上,这样无形当中,鼓励学生,有自信。可以让学生更自信围绕此问题 在文本中穿梭。

3.引到的智慧。在对话中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就巧妙的再次利用对比已知的小说题目。

4.巧妙利用阅读提示。由本文的内容调动对已读小说的理解深化与对比。

总之,步步妙引,处处暗藏课堂教育智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名家课例浅析——肖培东讲《溜索》(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atcd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