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课例研修简友广场散文
研.肖培东|删繁就简聚心力,文字深处觅奇珍

研.肖培东|删繁就简聚心力,文字深处觅奇珍

作者: 木槿花等春天 | 来源:发表于2023-01-18 13:38 被阅读0次

            ——品评肖培东老师《一棵小桃树》

    重读了肖老师的经典课例《一颗小桃树》,不仅赞叹肖老师教学的高明。这几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壹|明确课型,慢步轻启

    我们很多老师包括我是没有课型意识的,所有的课都是平均使力,对精读课如何教,自读课如何教,是茫然的,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更是模糊的,课堂上更多的是教师的我问你答,我说你记,没有课型界定的课,教学的方式是混沌的。

    肖老师的课首先带着大家去明确课型,让大家关注提示,在对五个旁批的审视中逐个解决,最后聚焦第二个旁批,聚焦于读书方法——旁批的运用和展示。

    “教是为了不教”,而我们常常是“教”和“不教”一样,在旁征博引中自恃广阔和精深,在滔滔不绝中目空一切忘乎所以,对学情的把握置之不理,对学生的不同回答置若罔闻,对文字的探究蜻蜓点水,对学法和读书方法的指导浅尝辄止,思维更是日复一日无长进。这就导致很多老师的课堂是少慢差费的,这就导致最爱的语文成为学生最深的痛。

              贰|板块明晰,删繁就简

    很多人的课堂是饱满的,让人应接不暇,以声光电的轮番轰炸,活动问题的纷至沓来,课件雪花飞溅来显示其厚重,岂不知得不偿失,就像自助餐吃了很多东西肚子似乎饱了,但却忘记哪是最好的,与其如此何不删繁就简呢!大道至简,舍得瘦身才有轮廓的明晰和身体的轻盈。

    肖老师的这节课有如下板块:

    1.结合旁批自渎课文;

    2.借助旁批重点研读;

    3.聚焦重点探寻深意;

    4.借助旁批,一字立魂。

    标新立异二月花,删繁就简三秋树。要让学生真正在课堂有收获,而不是教师有成就,那就记得“少即是多”,一课一得,学以致用已经是不易了。

            叁|聚焦用力,探秘发现

    很佩服肖老师对语言品析的功底,舍得用时间,方法也多样,寻章摘句,句中找词,切口小、品析实、研究透彻,采用读词句——换词句——析词句——用词句——悟词句的方法,走进语言文字深深处,

    这节课的重点,肖老师聚焦在对“没出息的小桃树”的品析中,“没出息”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为啥说它“没出息”?怎样才算“有出息”?肖老师带着学生在文字中来来回回,几进几处,让学生寻找最能引发共鸣的词语,于是品读动词、名词、形容词、叠词、数词、副词,反复品味、涵咏,咀嚼、甚至敲骨吸髓,直到析出其中的精华和真滋味。

    哪些点该是品析的重点呢?肖老师给我们明确的引领。

    1.抓住平常处,发现背后的匠心

    “黄黄的、瘦瘦的,这叠词为什么不能改为‘黄的’、‘瘦的’?”肖老师问。

    在和学生的对话中,让学生知道了叠词表达程度更深,更能表达内心某种特殊的情感。

    在学生回答“面黄肌瘦”之时,顺势引导学生,本文表面在写树,其实在写人。这样,就给后面环节的教学做了铺垫和蓄势。

    2.抓住动情处,引发情感的波澜

    课文有“委屈”一词,肖老师就让学生说,究竟什么是“委屈”。学生说“委屈”就是不坚硬,不健康,很瘦弱,很弱小,不自信,不生气。一个普通的词语让学生结合文章去体会,不断去换词,哈,我们的课堂何曾这样“浪费时间”过呢!在反复的品味中,学生理解了一词立意,直指人心的用词之妙。

    3.抓住忽视处,解密高手的妙处

    作为一个大作家,可写的很多,为什么要写这毫不起眼的,“没出息”的小桃树呢?引导学生感知,作者表面写的是可怜的小桃树,其实写的是人、是情,是历经风雨不断突围的自己,是对不断鼓励自己但已离逝的奶奶的思念,是自己难以忘怀的永不放弃的伟大梦想。这样对文章就有了更深的体味。

    4.抓住留白处,带动思维的延展

    最后一个环节,肖老师抓住文章的第一句,作者说“我常常想给我的小桃树写点文章,但却终究没有写就一个字来”,如果作者只能写一个字,你觉得会是哪个字呢?

    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有了很多精彩的答案:敬、念、梦、好、我、怜、美,一个好问题,甚至仅仅一个字,就能引动整个课堂学生的思维,搅动课堂一池春水,喷涌汩汩清泉,一个个答案,就像春天的花蕾,经肖老师的启发、点拨,春晖满室,春花绽放。

              肆|学生第一,思悟提升

    肖老师的课堂上,那些不被关注的、不发言的学生总被不经意地悄悄注视着;那些回答不精彩的学生也不会沮丧,肖老师总能让他挺直了腰;那些优秀的有优越感的学生,肖老师总设法让他们聆听,把更多的机会让给他人。

    肖老师和学生的交流频次高、范围广、角度多、形式新、表达真、多样化。看似拉家常般的聊天,全然不像公开课那样拘谨,但就是这些不起眼的课堂交流语言里,有浅浅的引导,不一会就水到渠成;有满满的鼓励,渐次开悟;被有善意的批评,化作学生的动力;有热切的期待,殷殷的、满满的;有悄悄的提醒,看似顺手一指实则点金有术;还有默默的守望、深深的祝福、幽默的提点、满满的能量,引导着学生在课堂上听说读写思品探悟,平淡中见真醇,朴素中有深意。

    重温一下肖老师和学生的交流语言吧:

    你很好地说了一半,把“然后”留给别的同学吧。

    这位同学举手了,后面的还有吗?我一叫后面,后面就有了。

    读者们多还不算稀奇,能把它概括出来就更有味道了,说说看,怎么概括?

    没出息的小桃树后来有出息了,它首先把自己的手举起来了,来,举起手,想读书的孩子有吗?特别是角落里的同学,来,你读。

    “紧抱着身子”,和老师说说看,你什么时候会紧抱身子?

    你举过多次手了,把机会让给前面的同学。来,他把机会让给你,你可要珍惜。你先来读一读,不急。

    你这样读书肯定找不出来,再读一遍,你听老师读字正腔圆,你再读。

    不要把一个词读破了,连起来读就会读得更好,注意中间有逗号停顿。这就是小桃树在风雨中背侵袭的场景。

    再弱小的生命,再弱小的自我,都有权利拥抱着人生的阳光,自强,爱自己,生活就会有美丽,继续,你来说。

    这样,一个个不起眼的小桃树,甚至“没出息”的小桃树,就在着普通的教学一课中变得起眼了,变得“出息”了。如果我们每节课也都这样,语文课上,该有多少可爱的小桃树灼灼其华,桃花夭夭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研.肖培东|删繁就简聚心力,文字深处觅奇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xxf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