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缘起
纠结了好久,还是迈出了终身学习路上的重要一步——在简书上输出。并不为多少人看、多少人赞,而仅仅是为了主动输出,迫使自己进行深度思考。并留下规律的记录,将来方面翻阅,或者有机会“以教为学”时能有现成的素材。
二、无头苍蝇的时代
工作以后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应该主动学习点什么的时候大约在2009年,那是已经工作了一年多,肩负的任务渐渐加重。在数次被EXCEL、mapinfo等工作软件折腾的够呛之后觉得自己的知识技能应付工作已经有些吃力,于是主动学习相关办公应用和相关专业知识。途径主要是通过在工作中实践以及同事之间的交流。总体而言,能够在修修补补的基础上满足工作的需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的大多数知识技能已经忘得差不多了。
三、开始记笔记
在2011年左右,随着岗位的调动,工作负担进一步加重,但内容相对按部就班,少有机会接触到较新的知识技能,时间一长,人陷入穷忙状态。这段时间突然对易经感兴趣——我迫切的想知道未来会是怎样。我无意中在众多的相关资料中发了傅佩荣讲解易经的视频,通俗易懂,初学者的福音。于是在大约半年左右的时间里利用午休前的半小时慢慢的看,同时用打印过的废纸反面进行记录,整整100多页A4 的纸张。虽然我真正利用傅老师介绍的方法给自己占卜的次数极少,可以说没有多少实践。但凭着那本厚厚的手写笔记形成的记忆,让我在多年后拜读傅先生的《乐天知命》时几乎毫不费力的回忆出大部分的内容,我真正的意识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四、真正开始觉得需要学点什么
我爱逛书店,在这里总能让我有新的发现,从而给平淡的生活增添一些色彩。在2016年10月,我在一家书店看中了叶武斌老师的《善用时间》,书中关于时间管理和效率效能方面观点和方法给我极大的震撼——这不正是摆脱穷忙状态的方法吗?由这本书延伸,我接触到了叶老师的网上课程,进而接触到了GTD思想、《把时间当做朋友》、《清单革命》。。。。。。感觉自己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
然而,此时的学习效率仍是低下的,知识储备仍是碎片式的,没有形成体系。意识到了大量阅读的重要性和好处却发现渐渐力不从心。这段时间的状态是见到好书买买买,可来不及消化新的书又进了书房。读书慢了,怎么办?学习阅读方法啊!《如何阅读一本书》、《超级快速阅读》、《七田真右脑学习阅读系列》。。。。。书中都提到了需要锻炼眼力、增强记忆力等等。对!基础要打牢靠,每天进行视野扩大练习,用闪卡锻炼右脑记忆力,嗯,还要从原理入手,掌握脑科学知识。笔记怎么记呢?当然是高大上的思维导图啊!于是就有了以下这张让我足足花了两个下午的关于脑科学的思维导图,请注意它可是A1大小的,而且至今没完成!
如此折腾了大半年,我终于筋疲力尽,仰天长天:这尼玛啥时候是个头啊?拿有限的生命去和无涯的学海拼,迟早当烈士!两年以后我读到成甲老师《好好学习》中关于技术效率和认知效率的论述,才知道问题出在哪,并且明白了李笑来老师说的学习“学习”再学习的重要性!
让我感觉自己正儿八经走在终身学习道路上的时候,已经是2017年7月左右了。这个夏日里,简书一哥彭小六的《让未来现在就来》和山下英子的《断舍离》给我送来了清凉!六哥告诉我要用国王的心态去对待书,而不是像奴隶一样去伺候它们:有用就看,不用滚蛋!而且一周一本书只能算是农耕时代!然后他教授读书秘籍——拆书阅读法(但那时的我还对此法不屑一顾)。
英姐则劝诫我:占有太多的东西也会被它们占有,要断舍离。我从书堆里探出头环视书房,然后花了大力气整理了一下,我的天啊,短短几年竟然囤了500多本书。于是我开始将一些读过的书再快速浏览过后,做些笔记,然后与它们断舍离:一开始是qq空间、微信朋友圈内发消息送,送了两期,40多本就送不动了(有大量阅读需求的人不多,而且人家总白拿可能也不好意思)。于是开始卖二手,孔夫子、旧书街、闲鱼、转转,多平台上马。不到两个月,卖出去100多本,换回一小比费用和慢慢的成就感,其实很多事情只要开始行动起来,并没有想象那么难!
五、尝试各种方法
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在大量阅读纸质书的同时,也购买了不少付费专栏。现实的需求使得学习之路成了各种学习方法的练兵场:快速阅读、主题阅读、RIA拆书法、康奈尔笔记、思维导图、以教为学。。。。。。这段时间确实是我除学生时代之外进步最快的阶段,但整体而言除了方法杂之外,还有个最主要的问题:所学非所需,至少非所急需。我知道无用之用,方为大用的道理,但这期间往往是一个领域还没来得及深入变又去开始另一个领域,典型的蜻蜓点水。(直到现在都是如此)这期间也大抵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1)摘记重点:似乎又回到了书奴心态,效率极其低下。
(2)尝试做电子档读书笔记,形式以word为主:看似高级了一些,其实效率也低下。往往一本书要读好几遍,而且受制于有书同时有电脑的环境。
(3)尝试进行主题阅读,然后就一个主题绘制思维导图:主题阅读确实能从整体上提升效率,手绘思维导图也确实很方便。但麻烦之处在于:随着同一主题阅读书籍的数量增多,新的信息出现,不同的观点混杂,导致信息量激增。手绘的思维导图不易修改,即便是用上了可擦的色彩笔也仍然效果不佳。以下一张A3的纸张已经被加到无处再加就很能说明问题。而电子档的思维导图虽然修改相对方便,但受制于屏幕大小,为了纵观全局不得不拆分子思维导图,然后发现越画越多,画了后面忘了前面。
(4)回归RIA拆书法,并以书为单位制作电子档思维导图然后用A3大小打印(目前稳定下来的方法):便签的灵活性使得阅读的环境选择大大增加,地铁上都行。以一本书的内容一般来说A3大小的纸张足够,打印为纸质是为了复习方便。最终还是会以主题为进行合并,在此过程中记忆自然而然会加深。
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与君共勉
相信小伙伴们即使被各种学习虐的死去活来,也不大会怀疑终身学习、与时间为友、以慢为快等一些列看似简单但受用终身的道理。既然如此,那就放下速成的念头,在自学的路上一点一点地前行吧!我们都不孤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