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低年龄段的孩子也慢慢开始学习阅读和写作了,孩子的阅读量不小,但是作文却还是写不好,这是为什么呢?这期芝课家长课堂邀请到了资深语文老师——赵琦玲老师来为家长们分析、指导一下如何提高孩子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大家好,我是赵老师,非常有幸做客芝课家长课堂。最近许多家长问我:“孩子读了不少书,为什么作文还是写不好,阅读能力也不见长进呢?” 家长们的困惑,正是当前学生阅读的困境——阅读量大并不一定有好效果,那是因为大部分人的阅读量大,却只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般的浅层阅读,很难在脑海中留下有效信息。那怎么才能帮助孩子抓住主要信息,脱离出浅阅读的困境呢?
具有“中国当代科幻第一人”之称的刘慈欣,纵观他的整个受教育过程,可以看出他的父亲跟上个年代的父辈拥有一样的观念“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即使在这种“狭隘”的教育理念的压迫下,刘慈欣在青少年时期仍然坚持对阅读的热爱,坚持写作,正是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后来才在写作上斩获了无数国内外大奖。他的文学功底和想象力是怎么培养起来的呢?刘慈欣自己给出的答案是:有效输出。
那对于小学段的家长来说,怎么样培养小孩的有效输出?正确的阅读方法是什么?我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两点有效的阅读方法,做好这两点,孩子写作、阅读就不用愁了。
第一点,在阅读中,尤其是亲子共读时,适当放慢阅读速度,多和孩子做互动。
首先,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接收能力调整阅读速度。学龄前的孩子自己还不能完全独立识字,主要是靠家长的伴读,听家长读故事。家长在朗读时,千万不要一股脑全部读完,要及时关注小孩子的状态。
如果孩子没有被故事吸引或者没有对绘本产生兴趣,那应该适当放慢阅读的速度,多跟孩子互动,问一些通过观察绘本就能简单得到答案的问题,引导孩子去观察,引起对绘本故事的兴趣。这些互动问题可以是简单的:故事的主人公是谁?有几个人?他们在做什么?等简单的问题。
第二点,在阅读后要运用多种方式的总结与互动提问。
如果孩子还小,家长可以尝试简单的复述故事内容。开始可以简单复述出,谁?什么时候?在哪儿?在做什么?等基本的主线信息。
等孩子熟悉后,除了简单的故事复述外,可以引导孩子补充信息细节的复述,比如,主人公有什么样的外貌特征?他们为什么这么做?等等。
当孩子充分理解内容后,可以再引导孩子做一些拓展性的互动,比如,你觉得你是里面的谁?为什么?你觉得之后怎么样了?等等需要发散思维的问题。家长也可以陪孩子用提纲的方式将故事的六大要素找出来,不仅能培养孩子“抓重点”的能力,而且能保证阅读的有效输出。故事的六大要素包括了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
对于小学中高年段的学生,家长要引导孩子带着问题去阅读,即任务式阅读,让孩子在阅读中反复推敲。还可以引导孩子运用换位思考法,让孩子把自己置身于作者的角度,去体会作者的写作用意以及想表达的思想内容。
总之,可以根据孩子不同的年级阶段和阅读能力做不同的阅读输出引导。家长还可以布置小孩做模拟仿写活动,仿写是过渡到独立写作的桥梁,是一种有效输出的手段。
有效的输出需要日复一日不断的训练与练习,就像羸弱树苗长成参天大树,需要肥沃的土地、清冽的山泉、富足的阳光和绵长的时间。最后,我给家长们推荐一些绘本、故事书目,希望你能陪孩子一起完成亲子阅读,提升孩子的有效输出的能力。
推荐书目:
4-6岁(家长伴读)
《上学》《鸡蛋哥哥》《小阿力的大学校》
7-8岁(自主阅读)
《黑耳朵和白耳朵》《洋葱头历险记》《大盗贼》
9-10岁(深入阅读)
《比波王子》《大侦探小卡莱》《宝葫芦的秘密》
关注芝课
获取更多家长课堂的教育方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