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水滴之所以能穿石,在于其专注;铁杵之所以能成针,在于其持续。
做人也是如此。
有句话说:“只有一件事做到极致,胜过把一万件事做得平庸。”
只有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到极致,方能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你听说过“工匠精神”吗?
具有工匠精神的人都是在同一件事上磨砺几十年,甚至一辈子。能够做到这样,真的很不容易。
我发现,那些成功的人都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持续深耕,做到极致的人。
比如“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他把自己的一生精力全部倾注在发展杂交水稻上,最后凭借一己之力,让全国乃至全世界几十亿人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免于饥饿。
比如从“糖王”、“烟王”到“橙王”的褚时健,在74岁高龄开始种植,通过现代化管理,实现每亩橙子产量4-5吨,超过美国澳大利亚的3吨/亩,实现国际水平的突破。
无论从袁隆平身上,还是褚时健的背后,让我们都看到精耕细作的精神。
成功没有捷径,如果有的话,就是把精力专注于一个领域,然后不断深耕打磨,直到成为这领域的高手。
试想一下,人生犹如一口井,只有在同一个方向持续深挖才能看到水源,而不是东凿一下西挖一点。
就那个写作这个事来说吧。假如你看到别人今天写明星八卦火了,你也跟着写;明天看到别人写美食火了,你又转变方向,蕞后发现自己不懂要往哪个方向努力。
其实,问题的根源很简单,主要是因为我们没有始终如一地在自己的领域上深耕,然后极致的重复努力。
近两年,“斜杠青年”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越来越多的人想在下班之余,发展第二副业,认为可以为有更多的选择权。
就我而言,我并不赞同做“斜杠青年”。我觉得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一定是在某个领域的“牛人”,而不是各方面都浅尝辄止的全面平庸。
当然,如果是与自己事业相关的“斜杠”,我觉得这才是最高明的做法。
比如我有个学生是室内设计师,下班后她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别人提供设计咨询的工作。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多一份收入,还能为主业持续赋能,一箭双雕。
怎样让自己在擅长的领域成为一个厉害的人呢?
在《给这一瞬间正在不安的你》书中,作者分享了2种方法:
1 以学徒心态刻意学习
在确定了职业方向后,我们可以寻找这个领域的高手,耐着性子跟他们近距离地学习。当然,要接触到厉害的人,首先你要想办法让自己变得厉害。
2. 心理师成长法
意思就是我们要以心理师的角色,全方位的成长和锻炼自己。比如:
如果你是“学习者”,你需要思考哪些事情提升自己,是报名进修还是参加英语社团?
如果你是“实践者”,你需要思考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哪些技能的提升。
如果你是“大师”,你可以给别人提供什么帮助,是经验分享还是成长建议?
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的格局更大、眼界更宽,做事效率也提升许多。
一颗参天大树,成长之初,一定是先深深扎根,然后才开枝散叶。
如果一开始就想着拓展领域和地盘,肯定不会长成一颗大树,只能是一堆灌木。
知乎上有个问题:一个人的什么品质让你望而生畏?
有人回答道:不遗余力的去做一件事,永不放弃的坚持。
周润发曾经在电影《无双》中说:任何事,做到极致就是艺术。
在你想走捷径时,不断抄近路时,不如老老实实地在一件事上极致修炼、调整和突破,时间会带给你想要的一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