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匮乏的时代,书是高大上的东西,“读书人”这三个字听起来感觉和圣人已经差不多了;而现在这个时代,现实摆在面前,知识早已不那么稀缺了,甚至书籍已经不是获取知识的主要载体了,那么读书还有必要吗?该怎么读书呢?
首先来讲,读书依然是必要的。只是你要明白,读书并不仅是获取知识的途径。如果你只是想要多点谈资那去听听罗辑思维的罗胖侃大山就OK了,还会让你显得有“自己”的见的。这也有问题,以后大家谈论起来自己的读书和对问题的一些看法,发现自己的思想都是一家店买来的,这个比撞衫更尴尬一些,撞衫只是外在穿着,撞思想可是撞了脑壳里面的东西,关键是,这个东西并不是自己的!这个效果就跟租了辆豪车去相亲差不多。
读书除了可以让你从泡知识快餐店的屌丝风格里解脱出来以外,读书关键是一种自我对话,也就是说,读书是读自己。这是个大事情,还是要讲究一点的。同样一本书,你在一个窗外树叶色彩斑驳,室内咖啡飘香的地方读和挤在地铁上读,读到的东西通常是有差异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江南春当年在绍兴路的汉源书屋做出正确的创业选择的原因。
书就像毛笔一样,即便未来传播知识的功能不再是主流了,其背后藏着的悟道的功能还是依然存在的,这个是读书的真正的价值。
如此来看就知道许多人读书是在浪费时间而不是一种有效的成长途径。
有三种读书的习惯是低效的,第一种是读书没有目的和缺乏明确选择。
经常看到一些喜欢读书的朋友在朋友圈里晒读书,而不少书是雷同的。例如像中信出版社和湛庐出版社出了不少美国的管理类、心理类的畅销书,这两年互联网的书也很受追捧。这些书很有学习价值,然而读着读着就会发现里面也充斥不少雷同的观点,甚至有些被奉为大师之作的东西也不过是教科书的翻版。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已经明白了决策心理学教科书里面的种种心智偏误,400多页的《思考,快与慢》之类的书你就不需要花那么多时间去捧着阅读了。
为什么有些人读书浪费时间呢?看到被出版社大力推荐的书就恭顺的捧起来读,自己读书没有目的,似乎捧起了一本书来读就已经是目的了。喜欢读书的态度貌似不错,而你的时间也浪费掉了。书商和出版社有自己的赚钱的目的,你作为读书人却不能被牵着鼻子走路,彼此的目的是不一样的。类似的书不宜读太多,最终你的悟道还是要回归真实的生活。
建议是,读书要有甄别,读本质的东西为主,读思想为主,而不是知识的简单应用,那是娱乐,而不是真正的心智成长。
第二点似乎老生常谈,然而很多人读书并没有抓住这个要点,那就是读书缺乏记录。
这个记录并不是记录书的内容,而是要记录你自己的感悟。如果你深知读书是一种自我对话和探索的过程,你就自热而然地会这样做。读书的时候记在书上,也可以准备一个小本子,通常记在书上有上下文的情景,再看到你能够进入当时的状态,而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不读书的人可能张口大白话,读了点书的人喜欢丢一些知识,书读懂了的人大概懒得说那么多了;智慧是一种状态,这个状态记录下来很困难的,读书进入这种化境也是很难记录的,不过还是应该尽力保存个一鳞半爪。
我的做法是随时记录,空闲的时候翻看记录,你有时间有心情的话还可以开始写作,写作是另一个角度的阅读自己和自己所在的世界,阅读之于写作就像看戏和扮上角色自己唱一出的区别。
第三个读书浪费时间的问题就是怕读硬书。当然了,很多人都不太喜欢费脑子的事情,在读书APP听听别人的分享似乎更舒服一些。读书有点像登山,你爬上了一个台阶,视野就不同了。读书很关键要读一些阶梯性的书,就是读过以后让你思维实质性拓展的书,这些书读了以后,同类其他书翻翻就OK了。而这些阶梯性的书不少是有点难啃的,也不见得是那些商业上很成功的畅销书。美国一个心理学家叫David Hawkins的,用他的能量理论来解释,说为什么有些人不喜欢读道德经等经典,而喜欢读故事会之类的书呢?因为你的能量和道德经的能量还不在一个状态水平。
至于哪些书是阶梯性的书,每个人也不完全一样,不过,有一点可以参考:要快些发现阶梯性的书籍可以讨教这个领域读书有经验的高人,这样能省去不少时间。还有一个细节要注意,如果有人给你推荐了某本书,你要多问一句,这本书给对方带来了什么样的启发。泛泛而谈的书单是没有多少参考价值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