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在简书写的第一篇。开通简书,是为了给自己另一个记录的载体。而对于这个发圈,则是给自己一个监督的机制。
上班路上,看到一位朋友2017年读了100多本书,并就每本书写了简要的评论。心里佩服之余,也想起自己的读书和好奇心。2017年,我可能听了近100本书,订了得到专栏10来个专栏,真正读了或许30-40本书。然而,我知道我依旧焦虑。曾经网上有篇黑罗辑思维的文章,应该是“拾遗”的公众号推的,大概意思是知识付费只是噱头,然并卵,无效。听过的许多书,大部分只是增加了我的谈资,因为真的来不及思考。深怕错过什么,所以才会有看到新专栏就想去订的冲动。回头一看,我的混沌大学的APP,这一年,基本没听过几课。
朋友圈的压力-我的焦虑与每周一记有好奇心,是好事。能静下来心,更要紧。不能只通过阅读、关注去缓解压力。
起这个标题,也是因为自己的朋友圈里各色人等,应有尽有。自然也有各行业的佼佼者,他(她)们很少在圈里吐槽,朋友圈是其社交方式,但不依赖。我似乎与许多人有关联,一直在赞善他(她)们的努力与成绩,却无法跟随他(她)们的步伐,或者不能,其实也不愿,因为改变生活方式,不像口中说的那么容易。
希望改变方式,阅读,慢慢读,重复读;好奇心,去行动,而少些去关注。对于学习的输出,希望每周可以公开发一篇,所思所想,不论长短,起码,也是对自己的一份记录。配图是前段时间等候时读报,都市快报对于人文细节的报道,我比较喜欢,也读了许多年。
谢谢你的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