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摊上这么个媳妇,算白瞎你这个人了!”
这是2001年春晚小品《卖拐》的一句台词,被愚弄的范伟痛心疾首送给赵本山的一句话,尤其配合范伟憨厚的形象更是引人发笑,这句台词的画面感也很强,尤其念到“白瞎你这个人了”的时候,还会自觉的产生停顿,之后我试着用浪费,可惜等词语来代替“白瞎”,但都没有”白瞎“所产生的表达效果好。
卖拐白瞎,东北方言,有可惜、浪费、做了没用的事情(做无用功)的意思。这是词条对其的解释,而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在不经意间就顺嘴说出白瞎了三个字。
白瞎了这个词有用在自己身上的,也有用在你看见的事物中的,下面咱们展开来说。
用在自身
用在自身时,多指认为自己的资质,没必要拥有更好的待遇时所产生的心里状态。
我自己本身不喜欢喝酒,但是人情往来难免需要用酒来沟通、增进感情(大多是同级,不必要搞形式的),到了饭店点完菜,服务员问,你们需要哪一种酒水,因为都是年轻人大多数选择还是啤酒,饭店里啤酒最便宜的也的八元,再贵些的接近二十,而选择的时候大家都会选择十二元左右中等价位的啤酒(估计这是饭店故意设计的价位),推杯换盏间不知不觉的就喝出了一大堆的空瓶子,当你结算的时候会发现这酒钱可是比饭钱要贵很多,最可气的是,喝的多你也没留住不是,“一进一出”啥啤酒不都一样了吗,其实我们这代人,绝大多数都品不出来啤酒、白酒的好坏(白酒就一个味---辣),我就认为,只要喝完第二天头不疼的酒就是好酒,即使三元,五元的只要不掺假我就觉的挺好,因为也能达到所要得到的结果,所以每当在饭店鲸吞牛饮着十几块钱的啤酒我都会对自己说,这玩意给我喝都“白瞎了”。
其实”白瞎了“在老一辈人的身上听到的比较多,这也不舍得扔,那也不舍的撇,剩菜剩饭不舍的倒,只有实在不能吃了才会拿去喂狗,我的爷爷奶奶大半辈子都这么过来的,衣服款式过气或者脏了洗不出来,总之就是几乎不会在穿了,那也不能扔,总觉的还会穿上,还能用上,放在家里的仓房中,渐渐堆成一大堆,但是当迎来棚户区改造,由平房搬到楼房住时,也就没有仓房可以存放了,即使在不舍也的面临集体了结,当扔的时候嘴里还在念叨,挺好的东西还能用扔了、可白瞎了。
”白瞎了“在老人眼中是的会过日子的表现,总是觉的没必要用这么高级的东西,产生浪费思想,归根结底就是经历过穷困生活后,所带来的惯性思维让你在每一方面的都很仔细,认为除了基础温饱线之上的,都是多余的付出,这就是----穷人思维。
看待他人
将”白瞎了“用在他人身上时,更多是带着醋意的眼光,看待他人享受高出实际应有的规格。
才子配佳人,美女配俊朗。这是大家都接受的观念,但在社会上这样的组合并不多见,因为社会上并不都是帅哥美女,但是当帅哥配丑女,美女牵丑男时,就会迎来大家额外的关注。当我们看到美女身边出现一位不比自己优秀,甚至有些拖沓的男人时,中老年人会想“白瞎这大姑娘了”,年轻的人则是“靠,又一颗好白菜,被猪拱了”,尤其是对单身狗的伤害,不仅仅是撒了一把狗粮,简直是捅了一刀在心口,弄的你开始怀疑人生。
又比如你看到身材臃肿的人穿名牌衣服,不作为的公务人员在华丽的办公大楼里工作, 都会让你产生给他用“白瞎了”的思想。
所以当你对眼中的人或者物,产生”白瞎了“的思想时,首先你自身不具有这件东西,而不如你的人具备时,心里会有落差,你的内心此时会安抚你的情绪,进而产生了带有嫉妒心里的羡慕,但是当我们越过表面,站在社会视角从新看待这件事,你就会发现这并不是针对你产生的,是普遍的现象时,你就会知道,你所产生的思想叫做---偏见。
大材小用
”白瞎了“看来不应该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常有的想法,更多的时候是我们没有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拿上面的喝酒来说,贵的酒不一定有多好,但是与便宜的相比更有保障,为了图便宜就需要付出身体健康的代价,现在想想是不是得不偿失。
那是不是说”白瞎了“这词就应该在文字的世界里消除那,毕竟用不上了吗,且慢,大炮打蚊子,如果这只是一只普通的蚊子,这不明摆着"白瞎了“吗,如果是一只威胁全人类生存的蚊子那就不是“白瞎了”,也就是说,只有用公正的眼光断定为大材小用,才能用“白瞎了”与之对应,前提是的公正,一切建立在非公正上的”白瞎了“都是不应该存在的。
穷人思维与偏见是阻碍成长的两大敌人,想要成长就要消灭阻碍你成长道路上的敌人,所以不要在用酸溜溜的偏见去看这个社会,也不要用方方面面都仔细的穷人思维来对待生活,敞开你的心扉,肆意享受你承受范围之内的品质人生。
前两天学习了一个概念,断舍离。
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少买
舍----舍弃多余的废物---多扔
离----脱离对物品的迷恋,不执迷与物欲
希望能在"白瞎了”思维上给你提供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