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是年端午节,商超中都借着这个传统节日,拿粽子一点点的装扮,迷子已被包装成各种各样的味道摆放在显眼的位置,今年的情况商超人气明显低于往年,但粽子在这天仍唱着主角,看到有妇女拿着艾叶回家,想起了小时过这个传统节日所有的过往。
80年出生的我们,在90年代那个吃食紧张的时节,端午,好像只是班上女生们一起配五色线的场景,几个人从家里拿五种颜色的线然后绞在一起,至于说是哪五种色彩没人说清楚,有人说是橙,黄,蓝,紫,红,有人说是红,黑,黄,绿,灰,总之五种色彩配好的线在这天戴在手腕上,不怕长虫(蛇),据说长虫怕这五种色彩,以至于从小就怕长虫的我,有时也戴个在手腕上,图个心理的安慰。
也有手巧的女生,用五色线缝一个像香囊的包包,只是里面装些五谷杂粮,在这天挂在家里牛或者驴的脖子上,俗称“老驴布袋”,当年的我不知道这个东西寓意着什么,现在更没人给我解释这个寓意了。小时端午总在芒种前后,那是一年中正值抢收麦子的时节,家人没有时间去包粽子,更少有人过端午,有些抢收早些的女人,在这天挎着竹蓝里,里面放些鸡蛋,奶粉,粽子回娘家一趟,借这个节日回趟娘家。
那时的端午只知道要吃粽子,是对屈原的一个记录,但端午时节夹杂着麦收的芒种,让这个本是隆重的节日相对于农村里的芒种而言,显得寡淡而平味,农村少有人过,端午也只是一个名义上的节日。随着五月初五的这天,被时间给冲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