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设计原则----摘自知乎
一、用户界面应该是基于用户心理模型,而不是基于工程实现模型
把后台本来很复杂的事情,设计成符合用户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浏览方式或操作习惯。其实这一点是设计师把生活中的细节和数据结合的凝聚点,用户的心理模型抓得越准,界面就会越优秀。
设计师一般自身对产品有一定的场景想象,知道用户在什么情况下,会有什么操作习惯,操作步骤,或者是设计师设计一套用户在基于日常使用的在短时间学会的操作流程。
二、 根据用户使用情景的思维方式做设计
米聊和微信,用小米2时就下载了米聊,后来才知道有微信,当时用米聊的不多,后来微信反超,自然就成为微信的忠实用户。其实我更想对比的是qq和微信,简而言之,qq城乡结合部偏农村一点,微信城乡结合部偏城市一点。三者重要性,详细对比分析,额下次聊。
模拟用户使用情景。思维决定动作,如果能判断出用户潜意识的动作方式就了不起了。比如微信摇一摇,我们在见到新朋友的时候,握手是一个常见礼节,握一握,摇一摇,好盆友,哈哈,哼一哼。
三、尽量少的让用户输入,输入时尽量多的给出参考
虚拟键盘的神秘性,对用户做出智能参考,有时候键盘的弹出与收回也要顺应用户需求。百度地图,减少用户输入,(cookies功能)。类似的应用还有很多,比如应用宝搜应用,QQ音乐搜歌等。
如果可以尽量不要让用户思考,选择比思考更简单。
四、全局导航需要一直存在,最好还能预览其他模块的动态
全局导航一直存在,是需要的。方便用户在各个模块中快速跳转。web端做全局导航比较容易,移动端全局导航要看产品的设计需求,大多需要。全局导航增加用户安全感。
五、 提供非模态的反馈,不打断任务流
模态:界面中只有提醒弹框才具有可交互行为,其他一切都不可操作。非模态:不会把提醒做成弹框,可能会处理成list notification,toast list等方式来提醒用户。
六、 不要让用户等待任务完成,用户还要发现更多有意思的地方
最近分析一个叫魔方格的app产品,里面其实就有用到这个思路,它在处理两个人PK做题时,如果一个人先做好了,它会提示他可以先去其他地方逛逛,要是另一个人做好了会发送消息提示。
因为移动端都是碎片化时间,所以用户等不起,既然等不起那就不要让他等了,发现其他更多有意思的地方不是更好吗?
七、自动保存用户的输入成果
其实简书这点就做的非常好,上次我在写东西的时候浏览死了,我那个当心,还好后来在我忐忑的心情下重新打开浏览器后发现最后一个字都被保存了,瞬间把简书爱的死去活来。
不过也经常遇见一些注册时我验证码不小心输入错了,居然前面的姓名,账号,密码全部重新来过,这是在惩罚我的愚钝吗?
八、 为了程序响应的速度,设计有时候需要担任掩护的作用
别看现在网络提速了,但是卡壳还是经常发生,经常加载不过来还是常事。所以在这个等待的过程就需要换一个方式和用户交流,让他不会感觉被抛弃。用户的心理需求永远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最近忙于找交互设计,心情时好时坏,有时候觉得不急慢慢找,一个是因为现在还在职,找的太快了一下还走不了。有时候觉得心理没底,虽然我计划面试30家,每家都总结一次,做出一个作品,然后我瞬间成为了大师,但是我能经得起29次打击吗?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