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味讨好TA,你是职场版“贺子秋”吗?

一味讨好TA,你是职场版“贺子秋”吗?

作者: 蜜蜂早聘 | 来源:发表于2020-09-08 10:21 被阅读0次

前几天《以家人之名》完美收官落下帷幕。这部剧讲的更多是亲情之间的种种纠缠,剧中每个角色的个性都如此鲜明,以至于引起很多人热议。其中上榜前几名的除了甜甜的恋爱以外几乎就是那个让人心疼的贺子秋。

怕被养父抛弃的子秋自从进了李家之后,从小洗衣做饭,帮着李爸爸打下手,长大后为了李尖尖开了咖啡馆,仔细看这一切你会发现他从来没有为自己着想,竭尽全力对李爸好,对尖尖好,就怕他们不要自己。

关于子秋是不是讨好型人格,网友的观点形成两极分化,有些人认为他就是讨好型人格,因为怕别人抛弃自己所以想尽办法对家人好;

有些人认为这根本就不是,讨好的程度还不够,对象只有养父和妹妹,都是家人,况且李爸和尖尖有回馈,没有对子秋提出过分的,需要牺牲自我的要求。双方有互动,何来讨好一说呢?

因此我们今天来聊聊职场上的“讨好型人格”。看完本文说不定你对子秋的种种行为有新的看法。

讨好型人格在职场是什么样的

刚来的新员工为了办公室氛围的和谐,中午休息时间去给同部门的同事按摩肩膀,只是因为她们每天的业务量比自己多,自己不能表现地很轻松……

才实习1个月,为了不破坏好不容易和同事建立的关系,答应不想去的饭局,答应不想去的活动……每天上班都提前到公司,本想更多地了解自己业务,却被其他同事叫去打印复印,忙的晕头转向……

被贴上便利贴男孩女孩标签,自己的事情被无限拖延,经常加班、被领导指责,也没有人帮着解释一下,受尽委屈却说不出自己的委屈……不是分内的事却因为实习生或新员工的身份揽了一身,还不能拒绝,就怕被扣平常分……

讨好者的心理画像

心理学家Susan Newman指出,讨好者看中别人对他的期待,不停地追逐别人对自己的认可,而为此愿意做任何事情,即使自己有需求,即使这样也要将别人的要求放在自己的需求之前,如果遇到很不合理的需求呢?讨好者当然不会拒绝,会硬着头皮上。

讨好者通常有以下几个特点

1、极端敏感,可以敏锐地察觉到别人的需要

就算牺牲时间或是感到很疲惫也要去照顾、帮助别人;无法拒绝别人的请求,不愿或不敢表达负面情绪,害怕给别人添麻烦;

表面上看这个人是从众、随波逐流,职场上的活动能参加就不会拒绝,哪怕和自己的安排冲突。当然。这类人往往共情能力很强,因为能轻而易举地察觉到别人的情绪,或能准确地感受别人的感受。

2、不善表达却渴望理解的矛盾体

这类人心里往往有一个互惠原则:我对你这么好,你应该也会对我好。讨好者一般不会、或是不敢直接表达对别人的需求,他们用行动、付出、讨好来暗示别人,期望别人也像自己做的那样对自己好,得到同等的回报。直白来说,对别人好就是在给别人做示范。

3、畏惧受伤,心理承受能力极差

职场上不拒绝别人,往往因为害怕拒绝别人以后,别人就冷落自己,自己因此而受伤,被孤立。这类人往往心理承受能力差。

为什么会变成一个讨好者?

1、需要别人肯定自己

人有自我意识以后,不仅需要得到自我肯定, 更多地想要得到别人的认同和肯定。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第四层:尊重的需要来看,个人是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

2、没能充分感受到“无条件的爱”

无条件的爱往往来自父母,但很多小孩都得不到,它通常是有一定条件的。从小到大,条件也越来越多。从好好吃饭,表现乖一点,到考试100分再到考上重点大学,最后是找到好工作,结婚生子,每一个要求越来越严格,乍一看是为你好,其实是老人完成任务,寻求内心的安宁与满足。这些你完成了,父母才会给你关爱。

而小孩在这种要求下,努力表现,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换来父母的关心和爱,这种行为模式一旦学习后,将成为职场和以后的生活里的行事准则。并在以后的子女教育中一如既往地延续。忽视自己的需求,也忽视子女的需求。

3、缺爱的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缺少的东西,将会在其他地方找出口。阿德勒说过”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童年最显著的话题是什么?是原生家庭。孩子的爱、尊重,自信,肯定都是从这里得到并出发,如果这时候得不到爱,那么以后会在很多地方寻求爱,而且是不健康的方式来换取。

如何在职场停止讨好?

1、承认并了解自己正在讨好

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发现问题并做好解决它的心理准备。当你在用忽视自己的需求去换取别人的肯定,这时你要注意了:你正在讨好对方。别人叫你打印,此时你有PPT要改,一般情况你可能直接就帮别人打印了,自己的PPT往后放放,这种情况记下来,想想下次是不是可以尝试更好的排序或者拒绝。

2、关注自身,设置边界

前半句很好理解,将所有的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而不要将敏感用在对别人情绪的察觉,试着调转方向,将关心对准自己。这也不能代表你能自私自利,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所以刚开始,你可以不用那么快地扭转这种行为,而是设置一条警戒线,线外的过分行为尽可能地不要再做了。例举你所在岗位的分内事,线之外的事,做的太多就要拉响”警铃“

3、讨好量化,讨好自我,积极奖励,坚持本真

将讨好自我的行为数量化,达到一定成就时,实施一次奖励。就像游戏里完成任务领取奖励一样。这里的设置可以是每5次一个小奖励,每10次一个大奖励。行为在得到正向奖励后就强化一次,强化后行为在以后没有奖励也就慢慢变成行为习惯了。再遇上改PPT的时候别人叫你打印,你可以尝试友好地拒绝他,复盘的时候就可以施行上面说的措施。

回过头来看,子秋的行为不是典型的讨好型行为,他只是无条件地“溺爱”父女俩,但他的确是忽视了部分自己的需求。

在职场,新人很容易因为要融入公司,融入办公室氛围而牺牲自己的部分需求和时间,甚至因为实习生身份而被迫表现积极,任劳任怨,但前提是应该保证自己所在岗位的任务完成。其他杂事不应该一手包揽,如果一味地讨好别人,别人可能因此得寸进尺,自己更没有时间来做自己的分内事。

相关文章

  • 一味讨好TA,你是职场版“贺子秋”吗?

    前几天《以家人之名》完美收官落下帷幕。这部剧讲的更多是亲情之间的种种纠缠,剧中每个角色的个性都如此鲜明,以至于引起...

  • 从前你没养我,将来我也不养你…

    “从前你没有养我,将来我也不养你。”,“我有儿子,我不用你养”这《以家人之名》的贺子秋和母亲贺梅的台词(贺子秋从小...

  • 你是讨好型人格吗?

    你是讨好型人格吗?下面几点讲的很清楚,看看你有吗? 讨好型人格就是一味地只想别人需求,不想自己的人格倾向,委屈自己...

  • 如果可以做真实的自己,为何要带上面具

    在职场中做真实的自己太难,讨好的心态会让你无边界的委屈自己。 讨好别人,一味忍让你以为会换来和颜悦色,却不知来的是...

  • 你在讨好ta吗?

    你在讨好别人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虽说,不是在讨好所有人,但是,肯定在小心...

  • 《以家人之名》:全剧最惨贺子秋,结局也让人心疼

    “贺子秋,你妈不要你了,没人想要你”, “子秋,你和凌霄不一样,人家爸是给了生活费的”, “子秋啊,你要懂事”, ...

  • 学会say NO

    你会为了讨好而不敢去拒绝别人的种种要求吗? 你一味地讨好,只会让别人得寸进尺,并认为你这么做是理所应当。 你总是委...

  • 以家人之名的贺子秋(四十四)

    第44集 涉及到贺子秋,小橙子简直是要和陈婷抗争到底,一点都不能听到陈婷对贺子秋的诋毁,或许贺子秋对她几天的影响,...

  • 以家人之名的贺子秋(四十一)

    第41集 贺子秋估计就是小橙子的克星,任何事到了贺子秋这里,小橙子似乎没有任何的反驳的权利。 贺子秋和凌霄商量后的...

  • 职场里交际比能力更重要

    在职场,懂交际真的可能比能力更重要。 当然,这并不是说你要在职场里做个趋炎附势,见风使舵,放低姿态一味讨好别人的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味讨好TA,你是职场版“贺子秋”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bdd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