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也许你跟我一样有这样的困扰:
看了很多书,也看了很多文章,但是要用到的时候却什么也记不得,好像没看过一样。
觉得文章很有用,就随手丢进印象笔记或者微信收藏,但是事后却不会再看,收藏夹和杂货摊一样。
深入分析一下,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看了之后什么也不记得:知识理解了吗?不理解是谈不上记忆的。
收藏了以后不看:形成固定的处理文章的模式了吗?文章中知识可以分成哪些类型呢?
02
知识的分类与处理,我认为是比较核心的内容。
分类就是学习的开始,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东西,就能把摄入的信息放到对应的盒子里。
受到这篇文章的启发,我把从接受信息到理解的过程画成了流程图,可以帮助我在拿到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的时候,快速提取出自己需要的东西,加入自己的知识库当中。
用了一个略简朴的方式,重新梳理了我对信息分类的理解。
对我来说,看一本书,会有两种类型的知识:
一种是需要理解的知识,这种是比较重要内容,也可能难度比较高,一般是一些基本原理/概念/方法论的东西。属于即使放到知识库里面,对自己也没什么帮助,必须要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能够随时提取。
这种类型的知识,我会把它做成手绘笔记或者知识卡片,通过扫描放到知识库当中。当然这种类型的对于理解的要求会高一点,所以花的时间也相应会多。
第二种,是只需要放到知识库里的内容,比如方法论的操作步骤/一些让你惊叹的观点,或者是一些金句。这些只要在需要的时候能拿出来用就好了。
这种类型,可以用作者提供的幕布模型,把对应的内容放到模型里,加上标签,需要用到的时候用搜索工具就能很快找到。
文摘模型 链接:https://mubu.com/doc/3ca5ir-mBw
03 尾巴
如果按照知识的分类来看,我写的这篇文章属于什么范畴呢?
如果让我来划分的话,属于概念(5种知识容器)和信息处理的方法这两个范畴的内容。水平有限,没有提出创新性的观点和金句。所以在处理的时候,把这两个核心内容掌握就好了。
你是怎么阅读的?怎么处理收集信息的?期待在评论区看到你的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