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某网站看了一篇短文,叫做《有一种病叫信息囤积症》,文章的内容对我感触很深。文中的主人公小A一直在与“信息囤积症”作斗争,小A因为搬家扫除的缘故,翻出了尘封已久的书籍报刊、日记信件以及众多电子产品。这些东西中,有些是崭新未启封的,有些充满了记忆的味道,还有些不知因何原因一直保留了下来。小A在整理的过程中挣扎在“去与留”之间,最终因为来不及阅读那么庞大的信息,舍不得丢掉的旧时回忆和想不起来却不忍丢弃的各种数据,她还是决定继续将它们封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我在小A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而我在想,像她这样患有“信息囤积症”的人肯定不止我一个,小A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快节奏时代其实很典型。
我的“信息囤积症”大概是先天形成的。从小,我就爱囤积各种承载文字信息的载体,幼儿园考双百分的试卷;学生时期用过的课本;十几本日记;和朋友互通的信件、明信片、贺年卡、同学录,甚至小学和发小上课传的纸条……这些东西我都悉心保留到现在,有很多竟是簇新的。当我每留下一样东西时,心里都会默念一个理由,这个有我的学生时代印记;那个装着我的同学情谊;课本留着送给亲戚的小孩;日记里存着我的青春年少;画本里印刻着我拙劣的画技和无数寂寞的时光……就这样,我囤积起来的大量信息将房间变得凌乱不堪,我的床底下、书柜里和书架上放眼望去全是书籍,但细看之下,竟没有几本是能常常翻看的。毕业那会儿,在母亲的一再要求下,我将房间里的所有书籍做了整理,必须决定出它们之中“谁去谁留”。整理过程中,那些曾经无比痛恨的数学练习册、试卷、作业本还有英语周报、磁带等都在我的“黑名单”之列,我虽然不喜欢,可仍旧保留许多年,决定丢掉的一刻,还是感到有些可惜。
除了囤积纸质信息,我连电子产品也不放过。记得我从高二时开始有了手机,和朋友收发的文字信息都会保留下来,直到手机内存满了,才依依不舍的从最早的信息开始,选择性的删除到内存够用为止。而我大量留存在网络上的邮件、日志、博文、聊天记录、添加的收藏等,更是习惯性地全部保留下来,哪怕好几年我也不会再翻看。
时至今日,我看到这篇文章,想到了自己,不禁要问:我为什么要囤积信息?目前我还没有答案,也没有解决办法。我只知道,很多信息其实是没有用的,因为不会再去消化一遍;我在强迫自己囤积这些信息,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我可能是个恋旧的人,舍不得丢掉这些承载记忆的载体。同时我有一点小建议给所有信息囤积症人群:不要刻意的囤积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信息;不要仓促的阅读一时半会儿无法消化的信息;不要重复囤积内容雷同甚至相同的信息;为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以便于查询;最后一点,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不要被庞杂而众多的信息搞得闷闷不乐。
网友评论
之前喜欢囤积火车票,用muji 的名牌夹,尺寸正好。还有旅行时的门票、购物小票签购单,高速收费票据,登机牌,酒店门禁纸卡,网购清单.....至于电子介质……够多了,现在开始抛弃签购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