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时家里的纸质图书数量,与成年后的读写能力、数学基础知识、IT技术水平成正比。”对数据进行分析之后,研究人员们说:“小时候在自己家里接触图书,能够提高事物认知能力,受益一辈子。”
问卷调查中,先是询问受访者16岁时自己家里有过多少本书,然后请对方做读写能力、数学、信息通信技术的测试。结果发现,在几乎没有藏书的家庭成长起来的人,读写和数学的能力低于平均值;家里藏书越多的人,测试得分越高。
家里藏书大约80本书的,测试结果达到了平均分值。不过,藏书超过350本以后,书的数量和测试结果就逐渐看不出成正比的倾向了。
“在书香环境中长大的初中毕业生”与“在无书环境中长大的大学毕业生”的学习能力基本相同。即便是最终学历为初中毕业程度的人,如果他是在书香环境中长大的,那么他成年以后的读写能力、数学、IT能力,与在基本无书的家庭长大的大学毕业的人大致相同。
小时候接触书,对于读写和数学的基础知识有着许多教育层面的好处。
因家里藏书多而得到提高的不只是人们预料之中的读写能力,连数学能力也会强化。我想,这可不是“小时候多读书,长大后会读写”那么简单的事。
另外,无论是否读了家里的书,效果不变。也就是说,这不是“多读书就能提高学习成绩”那么简单的事情,而关键在于“孩子们经常看见父母或其他人置身于书堆中的样子”。
“父母最重要的是言传身教。”家里的众多藏书就是一种“身教”。孩子会以自己家里的情况作为“常态”的基准。看着父母平时读书和学习的身影长大的孩子,会以为“其他人家里的大人也在学习”。相反,父母经常看电视的家庭,孩子也会觉得那就是大人的标准。
家里如果有许多书,就算孩子根本不看,他也会认为这就是生活的常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