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与迎接|益见

作者: 益博社会工作 | 来源:发表于2018-05-10 08:53 被阅读125次

五月十日记|益见

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王玉

5月10日,  晴 ,周三,三月二十五日

告别与迎接|益见 告别与迎接|益见 告别与迎接|益见

六点就响铃,阳台上太阳已投过窗户照在阳台的绿植上边。此时的人们大多还在睡觉,因为家里没有蔬菜了,早上的蔬菜店多没有开门。临近的就三个地方有超市:武侯路菜市场、岗东村早市、永安路早市。而我习惯去永安路,可能是因为路顺的缘故。

早市应该是天一明就摆上来的。瓜果蔬菜应有尽有,当然水果摊和卖衣服的也不在少数。因为早市大多是自己产的本地菜,或者菜贩拉来的,往往是前一天才从地里采摘的。

西红柿、黄瓜、生菜、葱姜蒜、花菜、芹菜小白菜,摆一地,老板叫卖着,一个人收钱。而来买菜的以年龄大一点的老年人为主。应该是在家里还劳动做饭的缘故。像我这样的人,不凑手才来,大多在超市买。这里的菜要比超市里新鲜一些,价格实惠一点。

我去买的时候,捡了一兜黄瓜。老板说,一共五块,三斤三两,少五分钱,给你添个蒜瓣。刚拐过头,买对面的生菜和花菜,老板说黄瓜一块。对面的胖女人,就高喊黄瓜一块,黄瓜一块。瞬间感觉亏大了的节凑。

告别与迎接|益见

1

在梅溪河畔做了一会儿,看着河道的基建工程即将结束,孵化基地的门球场也在打混凝土,旁边的一棵香樟树不见了,是不是碍事,放了?应该是。而对面河提上边的四棵大榆树悉数拜拜了,来有踪,去无影,只能表示,呵呵。

准备去唐河桐寨铺镇。老四来接我,顺中州路到聚祥春喝茶。太阳没有昨天鲜艳,落地窗前,中州路上车来车往,穿梭在清真寺、甘露寺、奎章阁和梅城公园之间。最近的一次古宛城切割,就是这条路。窗外面的竹子桂花和路边的香樟不停歇的摇摆着。屋里的风水轮流转着,发出水流汩汩的声响。

告别与迎接|益见

屋里很安静。喝一杯水,想等上教育继续培训网,因为登录人太多,而堵塞,不能顺利打开。只好作罢,中国的事,蜂拥而至,不一定是好事。所以把握时机,先下手为强,也是中国智慧的很重要的一条路,把握事的时和势。

2

新闻中心的太阳照着这个建筑,这个南阳风水的大穴位,不是一般人的见,承独山之正中,侧邕河如意湖之财聚,俯瞰白河湾转之势,为南阳新定位,独山之南,白河之北。似于秦岭之南,汉水之北,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有局面不大之势小也。

告别与迎接|益见

一号楼的一楼,月季在区间道上肆意生长,光影交错于地面之上,虚实之间,尽在不言中,汉韵楚风,油然而生。

当我们顺着向西峡口的方向,越过山丘,在卧龙和镇平之间,让一条潦河划分了两个县区的地方。我曾无数次倘洋在潦河两岸,看春夏秋冬四季变换,也曾想在这里实现和睦嘉田园梦想,并一直努力。

在遮山这个距离南阳九架孤山唯一一个不在南阳市辖区的孤山,也成为老家镇平链接南阳的桥头堡和急先锋,工农商皆有特色。现代工业区、现代农业区,外加田园综合体和文旅项目,亮点频显。

也是为了这个项目几年来,新哥和三哥,我们不断前进,解决问题,破解瓶颈,做了一些推进。世间本没有路,也没有一帆风顺的事。若是都容易,那还叫事?

3

郭书记是我钦佩的老领导,曾有知遇之恩,也是我的伯乐。他爱学习,勤思考,抓大事,有情怀,敢担当,又严以律己。曾在十五年考试我,选我到县政府上班,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行。但感激之情,自不必说。

时光荏苒,不管岗位如何变化,心底的亲近感,一直是那个雷厉风行,干则必成的劲头。不管是在办公室,县直单位,还是乡镇一把手。有一看项目跟他联系,他正在一个火灾现场指挥。

他热爱练太极,也爱看书,更爱写毛笔字。字如其人,写的风流倜傥,一气呵成,行云流水,痛快淋漓,洒脱不羁。而文章则则缜密而新颖,把握大时、大势、大事,格局大,布局好,付出了不少心血。

告别与迎接|益见

虽然他早年在教育上干,当过老师,后在县直单位干,但家在农村,人情世故,更能从老百姓的出发点去看,去安排部署。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对农村工作给予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

每次去他办公室都是忙忙碌碌,一天要处理很多大事,因为这个遮山已经成为各项事业建设任务异常繁重的地方,那么矛盾问题困难困惑,必然层出不穷,需要破解和创新。

4

坐在办公室,握手落座,倒上水,送走两批人。已是十一点多。郭书记善于从全局和求实处谋事,抓重点,保一般。从项目推进,到项目实施,从领导重视到项目规划,从组织保证到统筹兼顾,更多的是倾听、交流,更多的是大局、要事。

站在遮山的规划图前,对全镇总体规划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如此的明晰,打优势牌,打资源牌,打创新牌,打生态牌,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前瞻性、科学性俱佳。

他是个有理想和情怀的人,对扶贫他是认真的,对发展他是热忱的。他给每一个班子成员和村支部书记一本《塘约之路》。他也想在村社一体上有新的拓展。

《塘约道路》——脱贫之路,这本村社一体的创新发展之路,破解了好多笼罩在贫困地区的困窘。新中国成立67年了,为什么还有不少农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国家提出扶贫并加大力度也很多年了,为什么有的脱贫又返贫?为什么国家发放的扶贫款能够进入苍蝇们的腰包?为什么贫困妇女遭恶棍凌辱甚至长期霸占而无人敢管?为什么有那么多殷切期待而得不到父母呵护的留守儿童……?塘约之路给出了答案。

这本书是著名作家王宏甲多次深入塘约村调查研究后写出来的。说的是老百姓的话,讲的是老百姓的事,很好看。开篇就说:“希望国家发展,关心农村和农民命运的读者,读读这本小册子。”满满正能量,确实不容易。这不也是社会工作的应有之义和责任担当吗?

我知道,郭书记是希望各地根据实际大胆的创,大胆的试,去突破自我,实现遮山更好的发展和幸福的未来,我们责无旁贷。中国的事,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虽是几个字但精神内涵极为重要。每一个事情当然,要有一个中心,一个大局。所有在遮山的项目就必须服从这个大局,这个中心。

郭书记执意要留下来吃饭。乡镇工作,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本身我们也有事,但他们更忙。只好挥手告辞。

5

其实,在郭书记办公室里就接到张卫东院长的电话,这个在我低落的时候,给我鼓励,给我机会,给我宽容的老兄,要离开南阳,回郑州发展,想见一面。我答应了,但让他们先开始。

路上,新哥开车,聊田园综合体的申报和困难的解决,关键的时候,要人盯人。不然,人们就容易懈怠。为什么?八项规定之后,人们的风险意识意识增强了,原则性增强了,这是好的,但原则性束缚了灵活性,是客观存在的,比原来更难办了,也是存在的。

直奔新华后街。从金汉丰下车,顺着新华路向东上坡。问附近一个抱小孩的大姐,新华后街在哪里,指着就在新华路北那个通道后面。找不到,打了电话。挥挥手,几个原来张院长的老朋友,坐在一个地摊上,吃着饭,相互介绍,有三哥老朋友,也有两个新朋友,几个简单的小菜,两瓶老旧。把酒言欢,既有回忆,更有惋惜,还有期望,相互砥砺奋进前行。杯杯小酒,心情和厚爱一直暖流在心。

告别与迎接|益见

我曾在南阳尖峰眼科医院工作过一个月,做过社工部主任、运营中心主任,也面临着人事的纠葛和不顺,后来不欢而散,也无所谓,万事随缘。但认识了张院长,也认识了刘保松。这个有情怀和担当的新式眼科大咖,也见证了民营医院的困局和破解。收获满满。

两个月前,曾和张院长联系,想一起上孙家楼。忙忙碌碌,今天在这个时间,来挤出时间来看,心底还是一个不舒服的。

顺着新华路,拐到解放路,进入菜市街闸口,停在护城河桥上的一棵大桐树下。穿过护城河小桥,拾级而上,十二个青石台阶,这个徒然抬高的地势,就是梅花城的城墙和根基。两三个人停在这里,开青石板和夹道的古朴和真实。

6

再往北顺着东马道,一百多米,就看到孙家楼的牌子了。往往成为一个习惯,就是介绍这个孙家楼的方式,每次都要重复。这是一个历史街区,一个夹道状的区域。沿着顺势上扬的小道,一排排青砖汉瓦。转个弯,就到了孙家楼,那是一号院、二号院的大门。一个典型的老南阳四合院,以地势而建,风水宝地,青龙白虎,气宇盎然。

这个来自省城的人,依然为这个建筑叫好击掌。大门、二门、三门、四门,寅宾馆,四寿牌,镂空屏风,毛主席,红色娘子军壁画,老房子的一砖一瓦,一窗一门,皆是风韵犹存。留念,介绍,留影,讨论。

告别与迎接|益见

打开灯,烧上水,泡上熟普洱,汤色香味,瞬间升腾。在正堂西屋,看一招一式的别致,说一格一局的古韵。散漫中,流出对古人的敬畏,和这个红色基因的仰慕。这也是迎来的第三十六批客人。似乎时光会倒流,窗外的树,墙头的草,院里的花,地上的落果,色彩斑斓,加上几只鸟的跳跃,和一只小猫的喵喵,整个院里灵活跳跃起来。

告别与迎接|益见 告别与迎接|益见 告别与迎接|益见

快三点张院长告辞 ,摆着手,回头告诉我,把寅宾馆和四寿拓下来,送人是极好的。是个好主意,也是一个创意,留下孙家楼的印记,也留下了孙家楼的美好文化基因。

7

江涛是我的高中大学同学,情商高,人聪明,干劲足。也是我最能聊得来的几个同学之一。这两年回南阳的人事务多了,也常联络。更多的是对我的鼓励支持和关注帮助,点点滴滴,不一而足。老姜也是,因为高中大学同学,同在一个城市。见面的次数也是最多的,此人情商智商均是一流。

到孙家楼还是第一次。他们是走南闯北的人,用手机发一个位置就很溜的找到。还是那个次序介绍,这是一个程式,也是一个对孙家楼的致敬。

江涛看着院里的树,辨认着,看着壁画,每个屋里转转看看。已被蚊子咬了几个包。洒了花露水也不顶用。只好把摇椅搬到西屋,冲着电,看着手机,不时的交流。老姜是个极为聪慧之人,看到我的一个就瓦罐。

同学之谊,那份陈年老酒的味道,愈发浓烈起来。忆旧事,说打算,指不足,看形势,做判断。一招一式都是满满当当的奋进,也确实不容易。

8

张老师来孙家楼是上一次开青少年事务助力脱贫攻坚的会议。今天联系想商量一下机构发展和项目设计的事。正好下午是个空闲,就邀请过来聊聊项目的事。可能他们上一辈就住在这个南阳老城,对城市的记忆有些还比较清晰。

我和江涛正聊的时候,张老师进来一起落座介绍。社工机构正处在相对艰难困苦的时候,机构不少,但项目不足,资金来源窄,机构活动性不强。急需补充能量,增强发展信心和内生动力。

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应该是一个方向。四点半课堂,在一些地方就比较成熟,可以探索开展,关键在执行力。其实,作为有心理学背景的社工机构更有精神需求的优势。那就打两个牌,一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包括三留守、脱贫攻坚、特殊人群等;二是要做青少年事务创新体验,健康成长,做自然教育,用商业思维做公益事业,也是创新。有一个老师讲的好,目前党的骨干、卖保险的经理、传教士做社会工作一定会有一个大的突破。

走的时候她提到惠大才,我领她出去,就坐在孙家楼二号院门口,还是那副模样,不过身上的衣服明显长时间没有洗的味道。他又写一本笔记,用左手写,这个半身不遂的八十七岁老革命复退军人,是个明白人。他有困难给我讲,譬如,电视剧没有台,或者少个信什么的。

告别与迎接|益见

但这次他贴心的给我讲,原来经常给他做饭洗衣服的叫华的女人,她大哥不让和他交往,自己年龄也大了,八十七了,原来一个人可以跑到万兴东。现在只能在门口坐坐,也有想请保姆的,但太不方便,叹着气。把这本写了给你,我写四十万字了。我说咱俩差不多,我简书也四十多万字了。

告别与迎接|益见 告别与迎接|益见

送走的时候,有顺便看看孙家楼一号院,这里是南阳商会姚式一会长故居,里面的歪脖核桃树,枝叶繁茂,一棵桐树干上满是爬山虎枝繁如盖,瓦上一棵棵墙头草摇摆不定的绽开着小花,曲折的夹道,逼仄而紧凑的格局,一股老南阳2.7平方公里梅花城的样子,看起来有一点基因的。

8

一次李萍来孙家楼采访,一个邻居,就是招呼惠大才的女人,拉着我们讲他家里的一棵一百二十多年的石榴树,开满了石榴花好看极了,但上次是冬天,看不到。

但今天饱眼福了,转两道门,过一个窄道,见到两个房子中间,一个碗口粗的石榴树,犬牙交错,盘盘弯弯,在枝丫绿叶之间,繁繁点点的石榴花,在绿叶之间如小喇叭,恣睢开放,煞是好看。

告别与迎接|益见

老姜去办完事,喊上我和江涛三人一起在文化路刘记胡辣汤吃个便饭,几个小菜,两碗胡辣汤,早早的结束战斗,各忙各的了。

定下明天要上社旗张岗做三区项目,所以就提前准备了一些资料,联系社旗苏老师一起。天公不作美,明天有小雨,但活动还是要搞的。

当夜幕低垂在夜空,看到了最亮的一颗星,也看到院内的路灯在竹林处婆娑。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就像晚上和孩子交流写作文一样。中国的作文,要有温度,还要有高度。童真真的很可爱,包括叛逆期的不解、困惑和冲突。但坐在一个桌子上交流探讨,相互的检讨,彼此影响,应该会更好吧。

我知道,遗传的基因是如此的强大,以至于对自己的孩子的语言方式做了上移一代的对比思考,这确实是一个挑战。看了还真的要敢当小学生,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不然,不在一个频道上的交流就有障碍,而在一个频道上,就不能跳跃。这是一个成长中的烦恼。

这个没毛病。

每一次相遇都是缘分。每一次告别又是迎接。生活本来,不快不慢,不卑不亢,不急不躁,想的多了,自然不一样。

晚安。

告别与迎接|益见

相关文章

  • 告别与迎接|益见

    五月十日记|益见 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王玉 5月10日, 晴 ,周三,三月二十五日 六点就响铃,阳台上太阳已...

  • 告别与迎接

    怀旧和告别,成为2017年的最后几天的主旋律,激荡于大多数人的心中,集体爆发从而成就了全民的18岁狂欢——消费主义...

  • 告别与迎接

    文~灰灰 在2016年的最后两个小时,除了k歌,美食之外,我们能做的似乎并不多,只剩下告别和迎接。告别过去的201...

  • 告别与迎接

    非常粗糙的一块小石头,决定在上面画,其实是件很冒险的事,因为这个过程充满挑战。 不知道画出来是什么样子,底子不平,...

  • 告别与迎接

    每一年的这一天都会总结也会畅想未来。今年的这一天似乎又有所不同,因为10年代结束,20年代正式出发。这一年只有一个...

  • 告别与迎接

    文/默兔之宝 站在五月的街口告别四月的哀伤渐行渐远的风牵走桃花的芬芳蓝色的天空拥抚白云的疏懒想要稳住它无目标的游离...

  • 初食立夏宣

    2019年5月6日,明天告别春天,迎接夏天。告别春捂,立杆见膘! 初食:https://sj.qq.com/mya...

  • 2019-03-25(班级照片之家)

    2019.3.28 2019.4.1升旗 2019.4.18 “告别与迎接”男生主题班会

  • 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原文】 14.44 阙党童子将命①。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②,见其与先生并行也③,非求益...

  • 我的告别与迎接

    这一年,生活在两个城市;出行八个城市;另一个国家;结束了一段长跑;放下一个重担! 这一年,自由了,孤独了,轻松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告别与迎接|益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bna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