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他十分的头痛,睡了好几次都没缓解,估计是他最近几天熬夜导致的,他通过看书来转移注意力。
《自驱型成长》这本书主要是教会人调整自己的内驱力、自律。

如何培养孩子的内驱力?
我们要明白条条大道通罗马,成绩不能代表一切,让孩子的努力顺其自然(不要孩子有点不努力,自己就暴跳如雷),不过过度的保护孩子(父母像直升机一样,在孩子的头上盘旋)。
我们的大脑的前部是前额皮质,引领着我们的冷静、平静;中间是杏仁核,引领这我们情绪化;后面是皮质醇,皮质醇是我们压力的体现,如果皮质醇上升就会伤害大脑的海马体,海马体是储存记忆。如果压力上升,皮质醇的指标就会上升直接伤害大脑的海马体,也就会导致大脑的记忆下降。
前额皮质的发展对我们大脑会有更多冷静的处理,让他自己更加有掌控感。一些青少年的自杀,来源于他缺乏掌控感。并不是来源于他当下的压力,而是来源于慢性压力。压力的分类:正向压力---学生做作业,基本全部正确;可承受压力---一个小老鼠离开父母不超过三个小时,当它再次回到父母的身边,小老鼠的母亲用嘴巴舔着它毛,它是感觉舒服的;恶心压力---当小老鼠离开父母超过三个小时后,它就和父母断了联系,不在理会父母。

怎么做?
做一个顾问型的父母。父母可以常说,就是因为自己爱你,才不想和你争吵关于作业的事情。父母可以等待他自己知道学习的时候,父母可以做一个权威性的管理,而不是专制与放纵。父母要学会退让,无条件的爱自己的孩子,温柔但是有边界,关注与支持孩子的一些行为(玩手机,你可以看看他玩的一些游戏,了解下他的兴趣爱好),学会让孩子自己做主。总体来说,你可以告知孩子:1.你特别懂自己,你是自己的专家;2.你脖子上有自己的脑袋;3.你想让你生活有条不紊的进行。
不要让孩子觉得是一个空心人,让他有成就感,并不是你自己认知的都是对的,孩子们都是非常能干的。

在生活中焦虑是会传染的,但是冷静也是会传染的,所以我们要做到非焦虑临在,让孩子们看到你是非常开心、安心的。
如何让父母非焦虑临在?
1.表达对孩子的欣赏
2.不要惧怕未来
3.管控好自己(不要整天刷手机,要养成读书的习惯)
4.幸福的生活
怎样培养孩子的内驱力?
自主需求、归属需求、胜任需求。当这三个条件都满足,孩子的内驱力自然而然的就上升。引导孩子如何看待生活与工作,多带孩子回归大自然、运动;告诉孩子他们现在每门课的成绩、大学文凭,并不能保证他的一生过的比较好。让孩子有彻底的停工期,就是要让孩子有足够的睡眠,在需要睡觉的时候一定要睡觉,不要玩手机,告诉孩子睡眠不足会影响记忆力,玩手机会让孩子的实力下降。争取做到把控感带到学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