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22年8月19日,新一轮教学工作开始。送走了2019级的孩子,迎接2022级的新生。上午接通知,年级领导姚主任和王校长要召开教师会议。新的学期就在烈日和酷暑中开始了。
下午会议的主题是新课堂模式的研究和推广。具体操作如下:
高效“6+1”课堂的设计思路
高效“6+1”课堂,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高效“6+1”课堂模式中的“6”,即依次进行的课堂教学6个环节,包括“导”“思”“议”“展”“评”“检”。第二部分是高效“6+1”课堂模式中的“1”,谓之“用”,在课后自习课上进行。这样,每项教学内容、每个知识点的教学,都需要经过七个环节,即“导”“思”“议”“展”“评”“检”“用”。
1.导——课堂起点(大约5分钟) 包括“导入”和“导学”。导入,是一节课的开端,教师要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或通过一定的媒介实现旧知向新知的导入。关键是选好切入点,找到兴奋处。导入之后,便是导学,教师简要告知学生当堂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向学生发放《课堂导学提纲》。
2.思——自读深思(大约18分钟)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认真看书,研读教材文本,独立思考、深入钻研,并结合《课堂导学提纲》,完成读书、思考等任务,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要勤于巡视并密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自学状况,确保每一个学生精力高度集中。
3.议——合作学习(大约9分钟起立讨论比坐下讨论效果更好。同学之间把个人读书、思考的心得、问题进行讨论交流。一是两两合作,互帮互学;二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问题讨论,解决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学生们在合作中会产生灵感,在讨论中会碰撞出思维火花,相互启迪,加深印象,共同提高。
4.展——激情展示(大约8分钟)通过问题展示,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和讨论中存在的疑点、误点和盲点,然后让学生各出奇招,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教师要通过诱导和激赏调动起学生探究的激情。
5.评——点评精讲(大约7分钟)“思、议、展、评”四环节是递进关系,如同打仗时一步步缩小包围圈的过程。该环节,教师带领学生盘点“战果”,提醒学生有哪些知识点需要记牢,有哪些规律性的东西需要把握,有哪些通用方法需要掌握,有哪些技巧需要熟练。
6.检——检测反馈(大约3分钟)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当堂课所学内容进行整体回顾、反刍内化、自我评价,再由教师对当堂所学效果通过提问、小条练习等多种形式进行检测。
7.用——迁移应用 该环节在课后的自习课上进行,主要让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进行习题巩固训练,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最后环节。
通过学习,我觉得对课堂效率的提升会有很大帮助。
然后,会议又分析了今年新高考模式的推行,我曾经参加过培训,所以已经了解了大概的情况,这是国家教育方针的整体方向性指导。为社会职业化教育做出根本性的指引。
另外,就是现实教育的一点儿问题,今年的高一年级分了12个教学班,按照教学规则,需配备48名教师。而事实上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目前只有29位教师,领导们正在努力协调任课老师。我一位小教师都感觉压力很大:新教材新高考,所教班额多!
目前情况就是这个样子,虽然有焦虑,还是要踏踏实实的面对新学期的到来,教学生涯的最后路程上坚守初心,努力向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