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题杨次公春兰》赏析

《题杨次公春兰》赏析

作者: 拜读LY | 来源:发表于2023-09-15 22:43 被阅读0次

题杨次公春兰

宋·苏轼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

对之如灵均①,冠佩不敢燕。

注释:

①灵均:屈原的字。

赏析:

《题杨次公春兰》是苏轼为杨姓友人作的一首五言题画诗。

第一、二句明喻,首句“春兰如美人”,以“春兰”二字应题,以“美人”二字张目,盛赞兰之妙丽姿态、倾城花容;次句,顺承首句,一句双意,“不采羞自献”,既有“无须折采,兰娇羞妩丽的风姿便会自主献于人前”之意,也有“人若不主动采而佩,兰便羞于自我谄献”之意。

第三、四句,延第一、二句之脉络,不述兰姿,反述花香。“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哪怕杂草漫深,将兰花彻底遮掩,但当风吹泠泠,兰香依旧随风远传,时萦鼻端,为人所感、所嗅。借此,诗人巧妙地赞了兰的香远益清,同时,也借兰对与兰一样被“蓬艾”遮掩的贤士赞而歌之,现实再残酷艰险,有才有识的君子也能自散其芳、光辉灼灼。

后四句,诗人笔锋转折,应诗题,且述且赞,对杨公之画兰做出肯定,字里行间,流溢出的全是对兰的喜爱与倾慕。

“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赞扬杨公丹青妙笔,画兰传神,画出了兰真正的姿容与神韵,以此兰补离骚亦无愧屈原。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对此兰,便如对着屈原,采而佩之,珍之慎之,不敢有丝毫轻慢。

此处,“如灵均”语,巧妙地呼应了首句之“如美人”,“冠佩”句则是对“不采”句的一种诠释与延伸,首尾辅应之圆融新巧,每每读来,都令人由衷赞叹,大家笔墨,果然不凡。

相关文章

  • 桃花村(五)

    卞玑落款:襄阳卞玑题。 春兰:“相公!您为什么装羊变鸡呀?” 卞玑:“呃!我是襄阳卞玑!” 春兰:“哦!有何功名?...

  • 杨公论八卦阴阳龙口诀,杨公入坟断诀

    杨公论八卦阴阳龙口诀,杨公入坟断诀 杨公论龙脉 杨公养老看雌雄,天下诸书对不同,先看金龙动不动,次察血脉认来龙。 ...

  •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题李次云窗竹 唐·白居易 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赏析 《题李次云窗竹...

  • 王树人书法《春兰秋菊》赏析

    王树人书法《春兰秋菊》欣赏 释意: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在不同的季节里,各有独特的优美风姿。比喻各有专长,各有值...

  • 《题李凝幽居》跟着赏析学古诗12

    《题李凝幽居》跟着赏析学古诗12 文/空谷幽兰草 《题李凝幽居...

  • 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忆住一师 唐代:李商隐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 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赏析 首联点明诗题“...

  • 民心向背

    杨公治大城时,康熙从他人口中得到许多关于杨公的批评、抱怨,却因此对杨公进行提拔。时间证明,杨公是一位贤臣。 然而,...

  • 春兰

    我叫谢春兰,来自一个偏远的小村镇。我的父亲,是村上唯一一个小学的校长。在我十六岁那年,他得了肺结核,死了。关于这肺...

  • 《春兰》

    首培春兰三两株, 风和日丽及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 推窗惊恐蝶飞远。

  • 春兰

    头回画兰花,总担心画的不够飘逸,不够自然,但我想,只要你动手了,就是进了一大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题杨次公春兰》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bsb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