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沪江互加的故事
我的学校位于沂蒙山区最南端-------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一个较为偏僻的农村。由于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学校留不住人,往往毕业一年的大学生在这里工作一年就想尽各种办法调走了。另外,学校留守儿童多,学生思想波动大,逃学、辍学时有发生。

2014年,我被安排到这所学校担任校长,当时学校综合督导全县倒数第一,抽考全县倒数第三。在职教师8人,其中50岁以上教师6人,聘用临时代课教师5人(由于距离县城较远,交通不便,聘用教师基本是村里的留守妇女,初中毕业居多)。现实情况摆在面前,压力可想而知。
2015年,乘着全省均衡发展的东风,学校新建了教学楼和综合楼,配备了音体美等功能教室。


楼盖起来了,设备配备齐全了,接下来就是如何利用了,这可愁坏了我。看到农村的孩子面临课程开不齐,开不足,开不好的问题时,我们一筹莫展;看到因均衡发展给我们配备的设备而我们因不会用而闲置生锈时,我也心疼。但我们又有什么办法呢?
2017年7月,应邀参加了第一届马云乡村校长论坛,在那里结识了沪江互加。开始,互加并没有给我留下惊艳的印象,因为当时实在太多公益组织了,而我当时如同刘姥姥逛大观园,完全找不着北。

回来后,认真梳理活动所得,并关注各公益组织APP,瞬间被互加所吸引。她的互联网公益课程不正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吗?我们没有师资,互加给我们提供网师;我们有设备,没技术,互加通过一根网线给予我们全方位指导。于是,迅速联系互加安妮老师、丝丝、春春老师。而几位老师更是热情的指导,如何安装cctalk ,如何做好助教......
2017年9月10日,难忘这一天,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我们上了第一节互加网络课堂。

在安妮老师的指点下我们首先开设了韵律舞蹈、手工和鲨鱼科学三门课程。开设两周后,老师和孩子们就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积极性提高了,而且孩子们越来越喜欢上学了,尤其是有网络课这一天,他们会从早上就围着我问什么时候开始,还有没开设网络课的孩子问我什么时候也能跟他们一样可以上网络课,这让我非常欣慰。于是,我们又相继开展了音乐、彩虹花晨读、酷似熊阅读等课程。遇到时间与我们学校作息时间有冲突的我们就看回放。


开展互加美丽乡村课堂一学期后,老师们变得更加积极了,慢慢的有更多方法了;学生变得更加喜欢学校了,成绩慢慢提高了。其中手工课助教老师陈涵伟在学习一段时间后,充分利用我们当地资源,开发了我县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石头画,受到教育局领导好评。

由于学校留守儿童多,家校沟通难度大,在丝丝老师和咖喱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首次使用了cctilk 召开家长会,让远在外地的家长也可以实时参与进来,大大提高了家校共育力度。

得到互加的表扬,得到教育局领导的肯定还有众多家长的支持,老师们干劲更足了。

同时,老师们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于是,大家不约而同的参加了网络培训。

再后来,在吴虹校长的引领下,我们学校老师以旁听生的身份加入了青椒计划,每次听完课后是我们学校群最活跃的时候,大家不是在讨论老师所讲内容就是讨论怎样把所学运用到日常教学工作中,助推了教师专业发展。

当然,我们学校和老师都得到了互加团队的表彰,从一开始的小荷新秀,到优秀助教,再到美丽乡村种子学校,2017年底我得到了工作以来的最高荣誉:互加美丽乡村优秀校长。

同时,我们学校的做法和分享吸引了河北张屯小学孟令起校长、安徽毕节徐明星校长、江西南康钟金连等老师的注意,经推荐也加入了互加,并且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就像吴虹校长所说:有行动就有收获,坚持就有改变。在2017年终综合检查中我们学校得到了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其中网络运用这一项得到满分。就“如何运用网络资源,让村小弯道超车”这一话题,我在全县表彰会上作了分享,也得到兄弟学校的赞赏和络绎不绝的参观学习。

互加美丽乡村网络课堂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革命性的,让我们视野更开阔,思路更明晰。借助互加美丽乡村网络课堂,我们农村的孩子看到了外面的天空,学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实现了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梦,也让我们学校实现了村小弯道超车梦,让村小这朵“苔花”,也能学牡丹一样肆意开放,芳香满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