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完美主义,过之则有不妥。如同电脑屏幕亮度,调到100%时,会“亮瞎”了眼,选择自己适当的即可。又如同一场战争,关键战役只是规划好或行动中的一部分,不必要留恋于每一场战斗。战事安排上若无轻重缓急,不能审时度势,则不可能赢得了一场战争,且会将资源与精力消耗殆尽,或只不是完败。
于人生来讲,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过于追求完美会抓狂。人这一生,光着来,光着走,过于纠结于蝇头小事的人生,就没有幸福感可言,因此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于工作来讲,在一个点上,一件小事上过于追求完美,则一定会导致低效。既便是大到商业计划书、战略计划,也很难一成不变,也是在外界不确定中迭代调优,在动态中快速洞察和决策,来达成目标。
在生活当中,完美主义者往往是拖延症严重的人,包容心不够,也会与人格格不入。
如何解决完美主义?
首先,遇到事,可以“站到三楼之上”来看你、对方、事情的关系、格局与情绪反应。体感下氛围是否符合手中的“指北针”?其次,在工作中,我们往往需要在周一前至少把未来一周的工作清单按序列出来,每项花多长时间,须限时专注、速战速决,快速切换至下一项小的目标。同时,也可以拿最优主义者来体感和疏导情绪。最优主义和完美主义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态度模式,前者会承认失败,接受现实;也会自我悦纳,认情规律,包容自己的优缺点;也会更具有感恩之心和敬畏之心,我们的今天是很多人到达不了的明天。
《易经》阐述了人生的核心要领“上止正”,《孙子兵法》满篇在讲“审时度势”。人生长如长河,也短若流星,只有充实的生活过才可能平静的离去,这是早该参透的规律。因此我们要有长远的规划,不要迷恋于当下的某一点一线一面,要敢于向“上”,要有目标和达成目标的梯子、计划。我们在做事时也需要敢于向“正”,正确的做事,往往这样不会后悔。做人也需要敢于向“止”,知足才能常乐。
对于过去,“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对于未来,“一切为了生活更美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4688030/9f4e827674bf8c6b.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