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语文 语花心理简友广场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也是相似的——调整关系场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也是相似的——调整关系场

作者: 失落的艺术 | 来源:发表于2024-06-27 23:53 被阅读0次

当双方两人在交往的过程中,付出和接受不对等、不平衡的时候,就容易产生道德上的压力,而我们“升米恩斗米仇”的寓言故事就酣畅淋漓地体现了这一点。

更直白的说,在双方交往过程中,如果你出现让对方产生压力的时候,就是时候该调整你们之间的关系场了。然后想想自己是否过度地付出了?想想自己是否又过度地给与了?而这种过度地付出与给与非但不会拉进你们两者之间的距离,反而只会把关系越推越远。

如果深入分析这一现象,我们会发现,付出和给与对应的是两者主体性的获得和丧失。随着对方“得到”另一方所谓的关爱越多,对方的主体性也会丧失地愈加的猛烈。如果不能调整这种单向关系,可以预见,最终两者必定走向不欢而散而收场。当我们站在未来的时间终点坐标进行回望,曾经的真诚、亲密、包容、动人等等场景历历在目,不免有些遗憾和悲伤。此时,我们进行反思或者更进一步思考该怎么才能守护住那些曾经的美好。

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我们每个人都有多个层次的需求,在其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以及归属感需求得到满足后,作为具有个人价值的更高层次的尊重需求就被凸显了出来,甚至是自我实现需求可能也会在这一关键时刻而涌现出来。

尊重需求包括内外两个方面——自尊心和外部尊重。自尊心即自尊、自信、成就感的合称;外部尊重则是通过他人的认可、自己的社会地位、名声荣誉等等光环的加持而获得。

当我们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尤其是亲密关系日臻从浪漫激情的逐渐隐退至更加深层的相伴之爱的出现时,这一获得自我的尊重和认可就变得更加地重要。如果这一需求得到了满足,双方两人都会更加的自信,而自信是做任何事情的基石,当事情做成时,自然就又有了成就感。

而每个人在自己的世界里都想要作为独特的人,重要的人而存在,但是我们的科学一再打破我们的幻想——我们并不独特。此时,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个现实,难道我们的尊重需求只是一个安放我们童年纯真的梦的地方吗?还是本身就是我们少年英雄思维的翻版?被拖入象征界而异化成社会人的成年人是否都在寻找这种自我圆满呢?如果是,那么是否可以说,谁能获得这种圆满他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呢?

上面这些种种疑问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这个终极结论: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也是相似的。 而区分这种相似性的唯一属性则是个人的圆满。

相关文章

  • 608.听曲连坤老师《健康家庭的建设》讲座

    我们常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在曲老师的眼中,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也是...

  • 幸福家庭是怎样的?(8)

    托尔斯泰曾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 幸福的家庭究竟是怎样的啊? 夫妻俩会相互包容,相...

  • 凭感觉炒股能赚钱吗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句话反过来也是成立的:不幸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

  • 十个农业项目八个死,都是死在这些问题上!

    内容来源:农场经营联盟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对于农业投资者来说,“活下来的项目总是相...

  • 你在我回忆里过得好吗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好像情侣之间的幸福也是这样,幸福的情侣都是相似的,...

  • 《小欢喜》大结局:如果一切来的及,这么做才会真欢喜!

    常言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其实,幸福的孩子也是相似的,但不幸福的孩子可能有着我们无法...

  • 2018-4-8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 忙忙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 幸福与否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是否也可以这样说“不幸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幸福的家庭各...

  • 和孩子做知心朋友,你做到了吗?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谈谈亲子关系:和谐的亲子关系都是相似的,而不和谐的亲子关系各有各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也是相似的——调整关系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bze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