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静心练字,恰逢中秋之时练到苏轼《水调歌头》一篇。笔尖在纸上来回游走,词句间的意象便透过薄薄的字帖映入脑海。花间酒,影中歌,月下人,皓月当空之时照亮的不仅是沉寂的世间万物,更是纵贯千年、流光溢彩的想像与思索。
苏轼写这首词是在公元1076年,即宋神宗熙宁9年。年过不惑的词人由于与当朝重臣王安石政见不同,深感难以共事,便自求外放,辗转来到山东密州。而与其弟苏辙更是已有7年未见,仕途的不顺加之亲人的分离,让这一年的中秋平添了许多哀愁怅惘,而这便是词头小引的由来。词人在八月十五当晚喝得酩酊大醉,诗性却勃然而发,一时间思绪翻飞,汪洋恣肆,遂挥毫泼墨,短短一百二十余字,便成就了中国文学史上最为清辉喷薄却又娓娓感人的中秋之夜。而对于词人自身而言,这一份恰逢其时的虚怀吐纳也给自己颠沛流离的人生留下了无尽的时空激荡与心神寄托。
全词以诘问开场,明月何时才能重现,举起酒杯来问一问天。明知得不到回答,却依然固执的发出疑问。相比于以往文人骚客追寻良辰美景的凄婉哀怨而言,这一句开篇的问话显得响亮而直接。仿佛射向天际的信号弹,飞跃层层云海,引得芸芸众生抬头侧目。顺着这层无解的疑问,词人开始了自己半梦半醒的神游求索。不知道天上的层层宫闱之中,此刻又是何时何景。想要去那里游历一番,却又害怕太虚清冷难以涉足。词人在对明月与天宫的仰望里喃喃自语,自问自答,揭示出理想与现实之间残酷而真实的对立矛盾,最终不得不在归去的向往与停留的禁锢两个不可共存的生命状态里退而让步,自嘲自己在月下的翩翩起舞,光影灿烂,星辉动人,与在天上又有什么区别呢?
既然到不了天宫,那就看一看人间的月亮。月光转过朱红色的阁楼,低低的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难以入眠的自己。词人把目光收回到现实,进而回落向自己。偌大一个天地,自己身在异乡,孤身一人,郁郁难眠。团圆之夜,思乡之情更是泛滥成灾。想要奔赴天上已不可能,留在人间也竟然如此艰难,这可如何是好。而在人间种种的艰难困苦和愿望破灭之后,词人没有心灰意冷,而是用更为豁达与宽广的心胸来接纳这一切。他告诉自己不应该有什么怨恨,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就像月亮的阴晴圆缺一样是亘古不变的规律,从来没有过逃脱的例外,而正因为遗憾与缺失的存在,团圆与月圆才更有其意义与价值,它们在给人生留下阴影的同时也让人生更为丰盈充实,从而达到更高意义上的圆满与完美。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全词的这最后一句是这一部中秋大戏的点睛之笔,词人在历经天上人间的翻飞想象与辗转难眠的苦苦思索之后,依然鼓足勇气,坚定自己对于人生,月光与一切真善美的不舍追寻,在想象的幻灭和现实的逼迫之中固执的坚守自己的真挚愿望与拳拳之心。这句精纯洗练的结尾让开篇的疑问得到开放而诗意的承接,让全篇所有的笔墨得到了高度的统御和契合,也给了自己与读者行走人生艰险不必可少的心路伴侣与希望之翼。
宋人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有言:“中秋词,自苏轼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话虽然有些极端,但多少也说出了这首词在一代代华人心中的地位。苏轼一生命运多舛,仕途坎坷,但拿来聊以慰藉的诗文却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但凡被他的笔触所描摹触摸过的山水人文,都因为感染了他自身超脱,干净而愉快的心境而显得柳暗花明,珊珊可爱。以至于今天的我们,看到这首词,便会想到中秋,到了中秋,便会想起此词。而与苏轼其他作品所体现出来的浩瀚深沉,明白晓畅的特质一样,他在那一晚所经历的种种心情,以及眼中从来不被黑暗所遮掩吞噬的月光美满的无限未来,便构成了这份诵读与抄录的意义,流传与纪念的意义,而这或许也正是中秋与团圆的意义。
附: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文/希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