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门十三针

作者: 启阳袭明 | 来源:发表于2019-03-13 20:26 被阅读131次

    在民间有一种病叫犯祟活,又叫邪病,现代西医称为精神病。中医治邪病有一套独特的针法,基本上都是六耳不传的祖传法门。邪病多与孤魂游鬼有关。有的邪病是冲见不干净的东西,有的是精神受了重大刺激,更多是八字偏弱,加上特殊的因缘关糸造成的,有的病西医束手无策时,中医可以治好的。

    有犯邪病之人,或所说皆过世之人口吻,或当街裸体不知羞耻; 或上层爬墙大呼小叫;  或所做所为怪异无常。

    鬼门十三针

    十三鬼穴因年代久远,历代针灸医家大都极少涉猎而几近淹埋;现当代中医学院数版《针灸学》教材对此亦少涉及,仅见于1957年江苏省中医学校(南京中医学院前身)编写的《针灸学》附篇“参考资料”中载有“孙真人十三鬼穴歌”。

    十三鬼穴是先人留下的宝贵针灸遗产之一,尤其对精神神志疾病的治疗,至今仍有着不可替代的临床价值,不能因冠“鬼穴”之名而掩质埋光。

    十三鬼穴出自唐代大医孙思邈(公元581—682年)著的《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风癫第五》,其云:“扁鹊曰: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也,凡针之体,先从鬼宫起,次针鬼信,便至鬼垒,又至鬼心,未必须并针,止五六穴即可知矣。”又曰:“男从左起针,女从右起针...... 术家秘要,缚鬼禁劾五岳四渎,山精鬼魅,并悉禁之。有目在人两手中十指节间......”

    十三鬼穴依次是:第一针人中穴,名鬼宫;第二针少商穴,名鬼信;第三针隐白穴,名鬼垒;第四针太渊穴,名鬼心;第五针申脉穴,名鬼路;第六针风府穴,名鬼枕;第七针颊车穴,名鬼床;第八针承浆穴,名鬼市;第九针劳宫穴,名鬼路(与第五针重名);第十针上星穴,名鬼堂;第十一针男为阴下缝,女玉门头为鬼藏。第十二针曲池穴为鬼腿。十三针为舌下鬼封。

    百邪癫狂所为病,针有十三穴须认。

    凡针之体先鬼宫,次针鬼信无不应。

    一一从头逐一求,男从左起女从右。

    一针人中鬼宫停,左边下针右出针。

    第二手大指甲下,鬼信为名刺三分。

    三针足大指甲下,名曰鬼垒入二分。

    四针掌后大陵穴,入寸五分为鬼心。

    五针申脉名鬼路,火针三下七锃锃。

    第六却寻大杼上,入发一寸名鬼枕。

    七刺耳垂下五分,名曰鬼床针要温。

    八针承浆名鬼市,从左出右君须记。

    九针间使鬼路上,十针上星名鬼堂。

    十一明下缝三壮,女玉门头为鬼藏。

    十二曲池名鬼臣,火针仍要七锃锃。

    十三舌头当舌中,此穴须名是鬼封。

    手足两边相对刺,若逢孤穴只单通。

    此是先师真妙诀,狂猖恶鬼走无踪。

    一针鬼宫,即人中,入三分。

    二针鬼信,即少商,入三分。

    三针鬼垒,即隐白,入二分。

    四针鬼心,即大陵,入五分。

    五针鬼路,即申脉(大针),三分。

    六针鬼枕,即风府,入二分。

    七针鬼床,即颊车,入五分。

    八针鬼市,即承浆,入三分。

    九针鬼窟,即劳宫,入二分。

    十针鬼堂,即上星,入二分。

    十一针鬼藏,男即会阴,女即玉门头,入三分。

    十二针鬼腿,即曲池(火斜),入五分。

    十三针鬼封,在舌下中缝,剌出血,仍横安针一枚,就两口吻,令舌不动,此法甚效。更加间使、后溪二穴尤妙。

    男子先针左起,女子先针右起。单日为阳,双日为阴。阳日、阳时针右转;阴日阴时针左转。

    此鬼门十三针也不可随便运用,这只是说的手法,若无心法配合,只能自惹麻烦,引祸上身。

    习炼鬼门十三针,必须是人品上乘,有慈悲众生之仁心,凡事不可做绝,当针扎到某一鬼穴,病患者会自说病因或有求饶之口吻,当停止施术,一问一答,或满足其祭祀还愿之要,或做放生功德回向于游魂。其病既愈,当做诸善以酬谢穷苦之人。

    鬼门十三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鬼门十三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bzt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