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冯达庵祖师《佛法要论》净土篇

冯达庵祖师《佛法要论》净土篇

作者: 虎大爷 | 来源:发表于2019-02-18 20:24 被阅读7次
    西方三圣

    净土篇

    佛皆有其所化之土。娑婆世界外,佛土无量无边。东西南北四维上下虚空,无所不遍。各各佛土应现何等境界,恒视化主本愿欲化何等众生而定。如释尊愿力在化导堪忍烦恼众生,故娑婆国土特现垢秽之象,因有秽土之名。

    娑婆世界之西,越十万亿佛土,有阿弥陀佛化土,名曰极乐国(或称极乐世界),庄严清净,绝非娑婆可比,故又特称净土。略述内容,则黄金为地,七宝为池,楼阁树林,栏楯罗网,莫不琼瑶灿烂,珠宝辉煌(此等境界,姑藉人世金宝为喻,实则庄严胜妙,尚非诸天所能企及,无论吾人垢心所现之金宝也)。池中莲花,青黄赤白,妙分四种。众生自花中出,根身端洁,衣食随心。彩禽和唱,天乐自鸣;网树乘风,清响并作;一一皆演微妙法音。其中众生,既成大菩萨、阿罗汉者,为数无穷。阿弥陀佛放其无量光明,普照十方佛土,无不洞彻。任何佛土之众生,有发愿往生其国者,于其命终时,或率诸圣众相迎,或化佛菩萨代接。左右二大士,一为观世音,一为大势至,辅弼度生,随机说法。凡生其中者,以处境特胜,永远不复退转,故能超出三界,脱离生死。欲知其详,当取《阿弥陀经》、《观经》、《无量寿佛经》细读之。

    国土莫不依妙有之理而存在,然须有所征验,凡情之信乃深。天道之美,有天眼可证,世尚少所致疑。惟极乐国远在十万亿佛土外,菩萨法眼犹未易窥,娑婆众生更难闻见。欲信其有,根本上当以佛说为凭。夫佛之所以为佛,为六度万行圆满无缺也。六度之中有持戒,持戒之中,以妄语为四重犯之一。于语稍有未实,戒行即有所亏。六度既缺,佛岂能成!故知稍有妄语者必非佛。既有成佛之瑞应,定必言言皆实,无所用其狐疑。释尊之谈净土,兼有十方诸佛现身证明。此而不信,未免辜负诸佛恳切之心,抑亦未明妙理之过也。或曰:西方如是遥远,佛眼始能洞悉,吾人如何往生?曰:依吾人共识比例之,西方不能不在十万亿佛土外。若论究竟,固当处即是。盖当处之间,无量国土胥在其中。

    娑婆、极乐之分,视乎自心之显现耳。净土既的实存在,而一生其国又永不退转,是故吾人欲脱离苦海,自以发愿往生为唯一妙法。愿力要义,既具前篇。然而闻者或致疑曰:人情孰不欲富且贵?愿力既万能,南洲之中,生生世世,贫贱恒多,富贵恒少,其故安在?曰:无论何愿,必有相副业力为之资粮,实效乃得而现。譬如农夫植物,无其种固不可;有其种,又必须相当培养也。凡情富贵之愿,不能相偿,以缺布施等行为资粮耳。设至心行善,未有不如愿者。“世法篇”所举之乞女,非其验欤?常人恶念纷萌诸心,恶誓每形诸口,不论由衷与否,总属愿力一类。而恶业又在在造作,适足为其资粮。再世不坠三途,既属难得,又何怪贫且贱者之多耶?是故往生净土之愿不可不发,而净土资粮不可不备。此等资粮,又非徒事布施便足相济,须别修净业之行。其行维何?即忆念阿弥陀佛是也。

    佛莫不在众生心中,而众生能相忆念,便现身接引者,此惟阿弥陀佛本愿为然。他佛愿力虽皆弘大,而旨趣则各有所尚也。是以欲生净土,必须忆念阿弥陀佛。忆念之法,别为二种:一曰观想,一曰持名。

    观想之法,具详《观经》,可不繁叙。其中要点,在以弥陀、观音、势至三圣妙容及极乐胜境,详示于世,俾众生确知标准,藉以住心。心本无住,住则著境。此法独取著境以为入手方便,及观想纯熟,则著境转入无住,意识化为真智,而成念佛三昧,净土时现目前,固不待命终报尽始足言往生也。夫入定而有所依傍,不落凡夫定,即落外道定。观想法虽取境入手,却为出世间上上定。其所以然之故,为凡夫外道等定,只藉境系心,心之驰散虽得收摄,而所藉之境,住著不能舍,反成妄执。纵能发现五通,亦有漏边事;即能得鱼忘筌,将妄执逐渐化除,归于无著,而根本烦恼,无法打破,依然六道长沦,故其为定,如空花之邀空果。

    观想法所对之境,一一取诸西方庄严佛土,一花一叶,一沙一砖,莫非释尊所亲见,与理想假设绝不同科。心之与境,原相表里。心净则境净,境净则心净。极乐众生为其心净,故日与圣容胜土相接。反而言之,我辈设能开目闭目皆得瞻仰圣容胜土,则我辈日趋心净可知。弥陀佛土原以类聚此等心净众生为主,我辈既具若是资格,而不能如愿往生,诚理之所必无者也。是以此定取境入手,表面若与凡夫外道同,而实为上乘之圆顿法。然行此法,万不能与《观经》相违。使行者心中自拟一种胜境以为观想对象,势必阴魔炽盛,陷入邪道,以十方虚空中原无此等理想佛土也。即所观之土,为虚空所固有,而化主愿力,与弥陀不同,亦不现身接引。此从事相说。称理而谈,弥陀性德在吾辈心中最易发现,一加提起,即脱露而出;别种性德,较为深藏,未易显现,故形诸事相,与忆念有相应不相应之异。

    观想法殊极微细,非人人所能致思。稍不如法,又坠邪观,于普接群机之道,诚有所未备。故释尊更立执持名号之法,简称持名。此法但诵阿弥陀佛洪名,或加“南无”于上,共为六字。南无者,皈依之义。兼此二字,所以表向往之殷也。无论何等根器,苟于此法信、愿、行三事具足,无不一生成办。此又圆顿法中之最捷迳也。顾此法极为单简,寥寥数音,何以能收万修万人去之效?从事相说,则以时时称诵洪名,佛力自必时时加被,临终之际,遂接引生西。此固弥陀本愿如是,无庸他说。然世之喜谈性理者,或以事相解说,未能默会妙旨,因而不起正信;即能信矣,或不免以持名只为排除妄念之一种方法,而不起往生之愿。信、愿不具,行亦何为!是故性理之释,又不容已也。

    洪名不可思议,本不能专就其音立论。然即从音解释,亦未尝不可。夫音声之道,微妙无伦,苟当于性,即现感应。古乐能移风易俗,足为音节可提善念之一征。若晋之师旷,琴音且通法相,故奏清徵,则玄鹤来舞;奏清角,则风雨肆威(出《韩子》)。彼乐师耳,因体验之精,尚知某音应鹤,某音应风,某音应雨之微理,况如来具有妙观察智乎!阿弥陀者,义含无量寿命,无量光明,原不离常寂常照之旨;而特表以此三音,乃释尊称性而立。以此性德若发表为音,当作“阿弥陀”三字之声。反之,凡称诵“阿弥陀”,心中相当性德必起而感应。若易以他音,斯无如是契合。故持名之法,虽极单简,而无限妙理寓乎其中。

    执持名号之初,如未尝修定,其心未免驰散,不可不专心致志以为之。口中字字玲珑,耳中字字分明,意中字字递接,妄念可得而伏焉。心稍不专,游思杂虑,又乘机活动。口虽玲珑,耳不分明矣;耳虽分明,意不递接矣。经验渐久,熟娴摄心之道,乃得由散而定。每一持名,惟一念单提,三根交彻,性德遂发挥光大于其中。念至极熟,能念之心与所念之号,两相浑融,无可拟议。是谓初入一心不乱。

    音、性相感,持名则性显,固矣。然发音以持名,舌根之外,恒有意、耳二根连带俱动。此二根之发用,亦与性德相感通,是故持名不惟声诵而后有效也,即举意默念,与倾耳注听,皆可感召性德焉。明莲池大师(莲宗七祖)谓:海昌村民某甲,有老媪死,附家人言阴冥事;甲默念阿弥陀佛,媪忽致敬赞叹;问其故,则睹甲光明满身也。此为默念通于性德之证。且可知:凡人念佛,自身恒有光明,肉眼自不能睹耳。

    本性光明,因念佛而发露。心相循精进力,默运潜移,渐次钟为清净色相。如现生业果尚未谢落,而净业功行大备,则净智、辩才、神通、瑞应种种胜相,自然流露而出。此为即生亲证念佛三昧,与观想节所论殊途同归。洎现身命终,形诸事相,为弥陀亲率西方无量圣众来迎,己则乘金刚台随佛往生其国。实则此心早自如如,娑婆、极乐了无界限。无所谓往,无所谓生,往生云云,乃不往之往、不生之生耳。此属上上品位,不可多得。如净业功行未满,而现身既达殂谢之时,则以念佛光明显著,阴境不能相扰,形诸事相,亦见西方诸圣来迎。惟心相发展未完,不能与极乐境界遽相融洽,则现莲苞未放之象。阅相当时期,心相发育成熟,乃有花开见佛之境。此固人人所能达到之事也。其中品位,尚有种种分别,详如《观经》说。无论何品,皆能一生成佛。以终日所闻无非法音,所接无非圣众。六根既净,八苦又捐,一切烦恼,不期断而自断。本性光明寂静之德,遂得发挥无量,而与佛合。中间化身入十方世界,以满六度功行,阎浮提中在所应有。惟或现沙门身(出家人),或现帝王宰辅身,或现居士命妇身,示迹无定,行同常人,世罕能测其蕴。若现三十二相之应身,为三界所共知,则在万行圆满时也。

    执持名号之效用,既洞明其理由,则信当益深,愿当益切,行亦当益笃。行之功课,古德论述甚多。《西归直指》、《修西定课》等书,在家人均可取法(若欲仿行他著,亦无不可)。参考经典,如《弥陀疏钞》、《弥陀要解》、《观经四帖疏》、《无量寿经义疏》、《普贤行愿品》、《净土津梁》(或《净土十要》)、《净土津要》等,皆当研究。若更广阅本宗著述,尤佳。

    本宗著述之外,又有重要经论,在所当读者:为《圆觉经》、《维摩经》、《楞严经》、《楞伽经》、《金刚经》、《法华经》、《华严经》、《大乘起信论》、《成唯识论》。若其他经论及各宗著述,则视学者余晷多寡与能力大小而择读之。

    偈曰:
    业海苦无边,殷勤把手援;
    有情非尽度,誓不取泥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冯达庵祖师《佛法要论》净土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cbzeqtx.html